神奇胸罩(英語:Wonderbra)是一款在1990年代成為世界知名品牌的上托式胸罩內衣。其品牌原名“Wonderbra”雖然是于1955年在美國首度成為注冊商標,但實際上是在加拿大開發的。加拿大淑女胸衣公司創始人兼大股東摩西斯·“莫伊”·納德勒(Moses "Moe" Nadler)于1939年獲得了該商標針對加拿大市場的許可。到了1960年代,“加拿大淑女”這一品牌在該國已以“神奇胸罩公司”(Wonderbra, the company)之名而為人所知。1961年,該公司推出了1300型嵌入式上托胸罩,這種胸罩成為最暢銷的加拿大款式內衣之一,并且與如今的神奇胸罩幾乎完全相同。
1968年,加拿大淑女更名為加拿大淑女-加拿德爾公司(Canadian Lady-Canadelle Inc.),之后被綜合食品公司(如今的莎莉集團)收購,后又更名為加拿德爾公司(Canadelle Inc.)。1970年代,該公司將神奇胸罩重新定位為時尚和性感品牌,這也成為了加拿大市場的領軍品牌。
1991年,上托式神奇胸罩在英國引起轟動,實際上這一款式早在1964年就經考陶爾茲紡織品公司獲得許可開始在該國銷售。莎莉集團沒有續訂考陶爾茲公司的銷售許可,并將上托款式胸罩重新設計后于1994年再次在美國市場推出。
從1994年起,神奇胸罩已經從單品類的上托式文胸發展為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全套女性內衣時尚品牌。該品牌在大部分國家都著重于性感魅力,但在誕生地加拿大則著重提升品牌的功能質量,這一戰略讓神奇胸罩成為1970年代最暢銷的品牌。
神奇文胸 (Wonderbra) 是紐約設計師Israel Pilot在1935年創立的美國內衣品牌,該品牌推出的上托式鋼圈文胸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一直到現在都是女性衣櫥中最必不可少的內衣款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當時的服裝制造商受到原材料配額的限制,彈性材料是無法提供給人們制作服裝的。
在大多數國家,神奇文胸 (Wonderbra) 都在強調性感。然而,在神奇文胸 (Wonderbra) 的家鄉加拿大,該品牌推廣的卻是其產品的功能性,這樣的分地域性營銷策略讓神奇文胸 (Wonderbra) 成為了20世紀70年代最暢銷的的內衣品牌。
紐約設計師Israel Pilot設計了一個罩杯中間帶有連著肩帶的斜線的內衣款式。這樣的一種在現有的文胸上作出的創新式設計,為佩戴者提供了更多的舒適感和自由活動的空間。
1935年,Israel Pilot注冊了商標“Wonder-Bra”,并且在1941年憑借他的對角線文胸設計被授予了美國專利2245413。
雖然神奇文胸 (Wonderbra) 的商標是在美國注冊的,但是該品牌真正開始發展則是在加拿大。
1939 年,Moe Nadler創立了加拿大女士胸衣公司 (Canadian Lady Corset Company) 。他在蒙特利爾的中心地段開辦了一家裁縫店,專門制作一些款式合身、質量精湛的胸罩,價位一般在1.00美元至1.50美元間。為了擴大自己的經營規模,Moe Nadler前往紐約市會見了Israel Pilot,并且拿到了品牌“Wonder-Bra”在加拿大的經營許可證以及對角線文胸設計的專利。在加拿大,該品牌名中去掉了“-”,變成了 “WonderBra”,而在美國市場重新引入時,它的名字則是“Wonderbra”。
在戰爭年代中,神奇文胸 (Wonderbra) 的對角線設計文胸很好地解決了當時無法在服裝制作中采用彈性面料的問題。神奇文胸 (Wonderbra) 的內衣很快就被女性們所接受和推崇,并且也憑借這一點,神奇文胸 (Wonderbra) 相對于其他內衣品牌來說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在20世界50年代后期,Moe Nadler開始前往歐洲尋找新的款式來迎合加拿大市場的需求。
1960年,神奇文胸 (Wonderbra) 推出了一款半上托式的花邊文胸,在歐洲被稱之為Pigeonnant,也就是法語的“雞胸(pigeon-breasted)”。
1961年,神奇文胸 (Wonderbra) 在Pigeonnant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推出了一款具有更好的上托功能的花邊文胸款式1300。1300一經推出就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內衣款式之一,這也讓神奇文胸 (Wonderbra) 成為了20世紀60年代時加拿大女人們眾所周知的內衣品牌。
1968年,Canadian Lady公司改名為Canadian Lady-Canadelle股份有限公司,并且被聯合食品公司(Consolidated Foods) (現在的薩拉·李公司(Sara Lee Corporation)) 收購,后來改名為Canadelle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紀70年代中,神奇文胸 (Wonderbra) 被重新定位為公司的時尚性感品牌,并且成為了加拿大市場上的領導者。
雖然自從1964年神奇文胸 (Wonderbra) 就開始由Courtaulds公司旗下的Gossard售賣,但是直到1991年,上托式的神奇文胸 (Wonderbra) 才在英國造成了轟動。
薩拉·李公司(Sara Lee Corporation)并沒有和Gossard續約,而是重新設計了上托式文胸,并且在1994年重新把神奇文胸 (Wonderbra) 引入美國市場。
1966年,加拿大淑女公司在廣告策略上作出了多項重大調整。他們推出電視廣告,將宣傳重點從產品改為品牌,希望建立起神奇胸罩的消費意識。市場調查顯示女性不希望在電視上看到束腰的廣告,因為它被視為是拒絕性愛的盔甲,而胸罩則提供了一種吸引異性的手段。
神奇胸罩沒有“不值一提”地隱藏起來,而是成為女性性吸引力更加顯眼的標識。加拿大淑女給其定下高價,比其它任何大眾商品品牌都要昂貴,來將神奇胸罩提升為奢侈品,這一策略在競爭激烈的業界給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公司的目標是讓女性將神奇胸罩視為一種化妝品,一種美容增強劑,而不是一款功能性的內衣。當時的業界領軍品牌Playtex則致力于讓其束腹和胸罩產品更便于打理,更耐用。
從1967年起,廣告宣傳開始專注于神奇胸罩品牌。1968年,納德勒聘請了古迪斯廣告公司來開發新的廣告。神奇胸罩的廣告主要是基于時尚和情調。在多個廣告中,男性以時尚攝影師(拍攝時尚鏡頭)或是時尚買家(時裝表演現場)的身份出現。情節上則描述了男女間的吸引或是戀情的萌芽。旁白和介紹語句以男性嗓音說出,鏡頭上則展示出一位真實女性的身體,除了戴有胸罩外一絲不掛。在此以前,所有胸罩的電視廣告都是采用人體模型或是裁縫店的假人,著重表現產品的功能特點。每一個神奇胸罩的廣告中都包含有多種版本的音樂主題,歌詞中唱道:“我們關注您的造型。神奇的,美妙的,神奇胸罩。”(We care about the shape you're in. Wonderful, wonderful, Wonderbra)1979年的電視廣告由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導演,在加拿大電視廣告展上贏得銀獎。
“Dici”品牌于1974年起推出電視廣告。該品牌定位于年輕的女性,向她們提供了一個與自己母親一輩人所使用的沉重結構型胸罩截然不同的替代品。該動畫廣告中包含一個標志性的盒狀包裝,胸罩像小鳥一樣從盒子飛出,然后幻化成海歐飛向遠方。其口號強調了自由和自然的精神:“讓我選擇Dici,不然我什么也不想要”。
1939年,莫伊·納德勒創立了加拿大淑女胸衣公司。他在蒙特利爾中心地區開了家小型縫紉店,銷售質量好且合身的胸罩,零售價為1至1.5美元,這在當時屬于中等價位。這一期間他前往紐約與派羅特見面,并注冊了神奇胸罩(Wonder-Bra)的商標和斜線專利。這個商標進入加拿大后去掉了中間的連字符,變成“WonderBra”,再次進入美國時又把中間的大寫改為小寫,成了“Wonderbra”。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的服裝制造商必須遵守材料配額規定。由于無法獲得彈性材料,因此女性內衣的設計和舒適度都受到了影響。而對角斜線則在沒有彈性材料的情況下改善了胸罩的合身程度,這在當時立刻就成為了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優勢。
從1939至1955年,加拿大淑女公司以神奇胸罩品牌上市銷售了多種產品,包括腰帶、內褲、襯裙、泳裝和胸罩等。該公司還針對消費市場的不同社會經濟狀態和生活方式創建了子品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派羅特的公司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神奇胸罩的業績卻是停步不前。1952年,加拿大淑女計劃與派羅斯的美國公司圍繞將在1955年過期的專利權展開一輪艱苦的談判,并推出了新的產品系列。該系列受克里斯汀·迪奧的“新形象”啟發,融入了尖頭胸圍這一時尚潮流。這一系列獲得了成功,在1957年度胸罩銷售市場中占據了一半份額。
之后的專利談判由莫伊·納德勒負責,派羅特的公司已經沒有專利權的籌碼,但仍要求加拿大淑女停止使用新設計。納德勒沒有理睬這一要求,并且成功獲得了神奇胸罩商標在加拿大、歐洲和亞洲市場的使用權,他的公司也得以在品牌不變的情況下邁入1960年代。到了1960年代中期,加拿大淑女已經擁有向西歐、澳大利亞、南非、以色列和西印度群島出口和銷售神奇胸罩產品線的權利。到了1970年代,加拿德爾獲得了該商標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出口和銷售權,并授權加拿大連褲襪制造商吉爾泰克斯(Giltex)在加拿大銷售的襪子類產品中使用神奇胸罩品牌。
1950年代初,莫伊·納德勒開始前往歐洲尋找新的設計款式,希望能帶回加拿大市場。1960年,神奇胸罩推出了一種半上托式帶花邊胸罩,歐洲稱這種設計為“Pigeonnant”(意為法語中的“雞胸”)。1961年,納德勒請路易斯·普瓦里埃(Louise Poirier)開發一種系帶式深嵌上托胸罩,編號為1300。加拿大淑女于1964年授權戈薩德(Gossard)銷售包括1300在內的多種款式。1300型首先于1990年代初在英國獲得成功,1993年轟動了整個歐洲,1994年再作為“獨一無二的神奇胸罩”登陸美國。
1960至1971年女性基礎內衣銷售業績。藍色線條表示胸罩,紅色線條表示束腰。來源:加拿大政府行業統計數據,這一時期的銷售數據由加拿大工業部匯編,內褲被認為屬內衣的一種,但不屬于“基礎內衣”,所以其數據沒有計入
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大多數女性仍然穿著高度結構化的內衣。束腰被認為是大家閨秀的標準裝束,銷售額占到整個內衣行業的近40%。1960年代還給加拿大淑女帶來了女性主義、時裝和性革命的挑戰。由貝蒂·傅瑞丹和吉曼·基爾在內思想領袖引領的女權主義運動對女性的傳統角色和外形提出了質疑。時尚潮流發生了變化,連褲襪和迷你裙開始興起,束腰變得過時且缺乏魅力。雖然內衣行業一度擔心女權主義運動的發展會導致整個內衣銷售業績出現衰落,但事實上并非如此。1960至1971年加拿大的女性基礎內衣銷售統計數據就形象地表現出了這種品味上的變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拿大淑女胸衣公司為了生存就必須采取行動。1964年,莫伊·納德勒逝世,他的兒子拉里·納德勒(Larry Nadler)繼承了公司的控制權。拉里曾就讀哈佛商學院并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將現代市場營銷策略帶到了行業中[13]。他進行市場調查來了解女性對貼身內衣的感受。結果顯示女性并不討厭自己的胸罩,實際上恰恰相反,她們將胸罩視為一種讓自己看上去更美麗,更時尚和性感,并且可以用來吸引男性的手段。雖然女性有時的確沒有佩戴胸罩,但這只是一個時尚之選,而非某種政治聲明。加拿大淑女的管理層因此意識到,雖然束腰已經出局,但胸罩仍將是女性衣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1960年代期間,當競爭對手們都在削減胸罩的營銷成本,拓展其他產品線時,加拿大淑女仍然選擇積極地爭奪胸罩的市場份額。
拉里之后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用戶,其市場需求也存在不同。例如:15至20歲的年輕女性把胸罩視為增強自己性別特征的工具,但對那些結構沉重的產品沒興趣。他意識到,女性希望自己胸罩的布料更少,而不是胸罩更少。1974年,他的公司推出了針對少女的新產品線“Dici”,還發明了新的面料成型技術來塑造罩杯[15]。這些胸罩是無縫的,與那一時期的典型產品相比其支撐要少一些。公司還為其設計了有孔模具形狀的特殊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