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圓褲業跨界收購環球易購 遭業內質疑企業動態
7月中旬,百圓褲業發布重組預案,擬以10.32億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的價格收購跨境電商環球易購100%的股權。雖然交易還未塵埃落定,但消息發出后百圓褲業的股價連續幾天漲停。
資本市場一片紅火,但服裝業內卻對此收購質疑頻頻。對于百圓褲業這樣中小規模的公司來說,大手筆的跨界收購或許并不是當務之急。
大手筆收購
“這樣的收購已經很能證明百圓褲業的實力了。”一位百圓褲業的山西老股民這樣對新金融記者說。
除了實力,此次收購更可以被視為百圓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大動作。百圓褲業一位內部人士向新金融記者回憶,1998年百圓褲業有限公司成立,當時一個重要的選擇是“特許經營的運作模式”。之后是2011年的上市。
而最近的一次便是即將完成的“砸重金收購電商平臺”。該內部人士將自己稱為公司的元老,“職位不是很高,但幾乎見證了公司的發展”。
在他的印象中,百圓褲業一直都在“默默無聞,循規蹈矩”地發展,即使上市之后也并沒有太多的建樹。其上市募集資金的用途也幾經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年末百圓褲業IPO融資4.3億元,計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包括開直營店。一年之后其提出由于房租太貴因此將融資用于“在三線城 市購買商鋪建設戰略加盟店”等。去年年末,百圓褲業又以國內經濟形勢等客觀因素出現較大變化為由,將項目延期兩年至2015年12月31日。
“這一次花這么多錢去收購,應該是經過反復斟酌才定下來的。”該內部人士認為,“無論出價高低,這也已經是百圓褲業歷史上數得過來的幾次大抉擇之一,真心希望能在未來提高百圓的業績和行業競爭力。”
根據百圓褲業的重組預案顯示,環球易購100%股權評估值為10.45億元,增值率高達796.98%,溢價近8倍。一時間媒體對收購估值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對此,百圓褲業方面公開表示,按照環球易購近幾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計算,環球易購交易市盈率為34.23倍,低于2014年3月31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A股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值的68.27倍。
或許高溢價只是因為收購的主體百圓褲業是家規模并不算大的服裝企業。也正因為如此,有機構認為收購能夠給百圓褲業帶來質變,促進其持續快速增長。
據了解,環球易購屬于自營型外貿B2C企業,以高性價比的中國制造產品為全球用戶提供物美價廉的海量選擇,產品直銷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全球200多個 國家和地區。其主要通過自建專業品類垂直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和eBay[微博]、Amazon等第三方平臺進行線上B2C銷售,銷售產品以服裝服飾、 3C 類電子產品等為主。
近年來,環球易購規模迅速增長,注冊用戶超過600萬,重復購買率達38%左右。此外,百圓褲業也可利用環球易購在電子零售商務的優勢,將線上線下打通,優化供應鏈。這些都是看好此次收購的主要原因。
然而,到底收購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是否屬于高溢價的收購,不能僅從目前環球易購的財務數據及行業地位去判斷。在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馬崗看來,既然百 圓褲業選擇收購環球易購,一定是看好其未來的發展能夠與公司本身的業務形成合力,期望能夠達到提升百圓褲業業績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判斷要比單純從價格 判斷是否高溢價更準確一些,主要還是看未來的情況。”馬崗對新金融記者說。
業內遭質
今年5月,百圓褲業董秘高翔曾公開表示,2014年服裝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這將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她進一步解釋:“公司將以管理創新作為轉型升 級的有力支撐,抓住品牌建設和設計研發兩個制高點,充分發展電商業務,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公司經營業績的增長。”
兩個月后,收購環球易購使得“充分發展電商業務”這一計劃得到了很好的實施。
盡管在資本市場贏得一片喝彩,但多位接受新金融記者采訪的服裝行業業內人士卻對此次收購提出質疑,甚至并不看好。
而對于環球易購這樣一個平臺,一位資深投資人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它(環球易購)這樣的業績在國外是比較一般的,“如果真的是很有發展前途和議價能力,可能也不會輕易被收購,在國外上市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資深服裝品牌專家程偉雄認為,百圓褲業選擇渠道多元化并沒有問題,但是是否一定要花如此大的代價去收購一個這樣的電商平臺就有待商榷。
“有時候股價的上漲并不一定與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相輔相成,很可能股價并不能反映出企業經營層面存在的問題。”他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股價變動更多地符合投資者的價值和利益,不排除借概念炒作的可能。”
在國內,不僅是服裝企業,很多傳統企業都傾向于借助第三方平臺或自己成立專門的平臺來做電商,這種直接借助外部力量收購一個電商團隊的做法并不常見,尤其是收購一個跨境的平臺。
百圓褲業主要是立足國內,即使收購了一個跨境的平臺,國外的消費者是否對該品牌熟知并愿意去購買,這就是一個問題。由此看來,“先收購一個國內平臺,把國內市場先做好,可能更靠譜。”程偉雄說。
此外,馬崗分析,直接收購外部團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企業在某方面有需求,并且嘗試過,但發展遇到了瓶頸,這時候借助外部團隊就如虎添翼。百圓褲業就屬于這樣的類型。
百圓褲業一招商負責人對新金融記者介紹,百圓褲業已經在做電商,但僅僅局限在“天貓[微博]、1號店等一些平臺的旗艦店,并由專門的網絡營銷部門負責。”盡管百圓褲業在公告中表示,環球易購資產完整,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各項資產均包括在環球易購中且擁有完整的產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在人員、采 購、生產、銷售、知識產權等方面能夠保持獨立,但兩個電商團隊不可能完全沒有交集,加之百圓褲業擬以股票對價支付9.72億元,所以交易完成后,環球易購 創始人之一的徐佳東(環球易購大股東,持有61.34%股份)將持有百圓褲業股份超20%。
這樣,雙方在未來電商發展方向、定位以及一些運作細節上不一定會完全一致。這也是馬崗所擔心的,“如何做產品的配合,完成互補,如何讓團隊快速融合,這一點很難做到”。
勝算幾何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百圓褲業在轉型之年大手筆投入電商,目的是為了改變當前整體下滑的態勢。
據公開數據顯示,百圓褲業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44635.46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5%,實現營業利潤4227.03萬元,同比下降32.64%,實現凈利潤2861.47萬元,同比下降44.05%。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就表示,百圓褲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從前,自2011年開始凈利潤出現負增長態勢,發展速度逐漸放緩。其與九牧王(11.00, -0.22, -1.96%)、虎都等男褲起家的品牌有較大差距,并且業績一直下滑。
百圓褲業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于終端消費不景氣,基本與行業表現一致。但朱慶驊認為品牌自身的原因也不可忽視。其中主要在于“渠道布局滯后,網點規模相對較小,且在提升品牌形象方面沒有較大作為。”
據前述招商負責人介紹,百圓褲業的加盟店要求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大部分分布在二三線城市。據新金融記者了解,在天津市區內百圓褲業沒有一家店鋪,最近的一家要到薊縣。
一位消費者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它家的店面積都不大,陳列也有點兒土,沒什么感覺。”
對此,馬崗認為,本身百圓褲業就算是服裝行業中的中小型企業,品牌影響力并不大,“加上店鋪比較小,就很難從品牌形象和購物體驗上去提升”。
百圓褲業目前的定位決定了其店鋪多布局在二三線城市。在其官網上明確加盟店的市場要求是“以200元以上價位作為中檔消費水平的市場”。上述招商人士也表示,主要客戶群體是“30歲到55歲,產品價格定位在180元到520元,核心價位為230元到260元。”
其實,中檔的定位無可非議。但朱慶驊認為“設計水平較低,產品缺乏創新”也是問題。對此,程偉雄也表示贊同。由于產品自身的問題,“百圓褲業的品牌已經老化了,二三線城市也有類似美邦、森馬、優衣庫等品牌占據,特別是其中青年的定位也已經被海瀾之家取代了。”
而就產品品類來說,這些年來百圓褲業一直都專注褲子這一細分品類,額外有些配飾如鞋子、腰帶、手包等。百圓方面也曾公開表示,“做東西要專,目前只做一些下身產品”。
在馬崗看來,僅褲子的市場規模已經不小了,如果做好了,是足夠支撐一個企業的發展的。程偉雄也表示,有的企業單做內衣,有的只做襪子都能做到幾個億的規模,可見品類單一并不成問題。
顯然,百圓褲業在褲子這個領域還遠未走到這么遠。
“自己的定位、產品的研發、品牌的宣傳、店鋪形象、供應鏈等這么多關鍵問題還沒解決,反倒這么大手筆收購一個電商平臺,可能勝算不大。”程偉雄認為百圓 褲業目前尚未弄清楚自己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什么,“業績一直在下滑,它也著急,但投10億去做電商似乎有點本末倒置。”他將此舉定義為“沖動下的自救”, 有點兒“病急亂投醫”的意味。
盡管,百圓褲業方面認為此次收購能夠“加大對線上銷售的重視程度,拓寬銷售渠道并能使自己的高性價比的產 品邁向全球銷售,從而能夠加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和突破目前的銷售瓶頸。”同時,朱慶驊承認此舉“對其渠道擴張有一定幫助”,但“若百圓褲業的產品質量、設計 以及知名度等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僅在電子商務渠道方面有所加強,對于百圓褲業整體的業績提升作用不大,而且可持續性不強。”他對新金融記者說。
顯然,如果品牌自身不被消費者接受或者影響力有限,即使平臺再大,面對的終端消費者再多,效果都不會太好。從這個角度來說,百圓褲業此次渠道擴張對提升業績的作用還要拭目以待。
朱慶驊指出,百圓褲業未來發展遇到的挑戰將是,一方面,產品重新定位,近年來服裝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消費者需求也隨之改變,百圓褲業應該根據市場 變化及時適當調整自身定位;另一方面,與電商嫁接,即使收購了電商平臺,也還需要百圓褲業后續進一步發力,進行互聯網轉型,否則收購的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