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十年 遇見新家紡行業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4-08-28 10:24:36

  不知不覺,由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以及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同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舉辦的中國國際家紡展已走過了二十個春秋,三個主辦方強強聯合,創造了中國國際家紡展輝煌絢爛的二十年。一個展會的生命,不僅僅取決于展會主辦方所散發出的能量與魅力。它還串連著整個家紡行業的發展脈搏,更訴說著諸多品牌的動人故事。過去二十年來,經歷了從初創到發展到飛躍,到深化的不同階段,家紡展可以說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家紡產品的孵化器和家紡行業發展的導航儀,承載起行業使命,搭建起中外家紡業貿易的金橋、樹立時尚流行風向標,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家紡展始終踏著堅實的腳步,慷慨激昂地前行,未來二十年,家紡展必將創造新的輝煌,實現新家紡新生活的宏偉藍圖。

  中國國際家紡展:20年之穿越

  進入7月,北京驕陽似火,正在積極籌備中國國際家紡展的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在很高興地跟媒體的記者們分享2014年展會的進展情況。盡管2014年國際國內經濟寒流依舊,然而2014中國國際家紡展就如同這7月的流火,依然火爆,共有來自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0家企業(國內近1000家,海外近400家)參展,展出面積第一次突破歷史性的150000平方米。。。。。

  今年正值中國國際家紡展走過20年,回想起20年前的第一次家紡展上,勉強算得上家紡的3家國內企業帶著印花布來參展,這天壤之別在倏忽20年間發生,親歷過這20年巨變的楊兆華會長在跟我們談起從前時,感慨良多。 20年中國家紡的發展脈絡,都清晰地展現在中國國際家紡展走過的20年足跡里,回首這20年,穿越到從前,讓我們重溫家紡20年經歷了怎樣的成長歷程。

  初識“洋”家紡:市場反應有點冷

  最初幾屆中國國際家紡展就像先行的布道者,向國內引入了“家用紡織品”這一新概念,改變了全國上下“四菜一湯”國民床單、緞子被面、繡花枕套枕巾、窗簾布的消費觀念,開啟了家紡生活時代。

  初創(1995-1999)期亮點:

  ——“家紡”概念被引入到中國

  ——現代貿易展的模式助推家紡行業開拓國際貿易的新空間

  ——引入國際展覽公司強強聯合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人對“家紡”這個概念的認知幾乎為零,老百姓對家紡的概念還停留在“國民”床單、緞子被面、繡花枕套和枕巾老四件套以及倆釘子一根鐵絲——拉一塊花布當窗簾的階段,窗簾的功用其實就是一塊“遮羞布”。

  “當時我們在199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當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組織歐洲地毯協會等歐洲8個國家 40家地毯生產企業,帶著國際市場流行的地毯產品進入中國時,遭遇到中國市場的極大斷層。”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時代,歐洲的家紡產品,是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工藝品,而不是日用消費品,中國市場還沒有家紡概念,對國外高檔家紡產品還沒有足夠的承接力。那個時候,家紡用品已成為歐美國家消費者生活中與服飾產品同樣不可或缺的消費品,而中國的家紡還在等待萌芽中。

  在1995年的首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與眾多國外家紡企業踴躍參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國內只有佛山南方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陵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還勉強算的上是家紡企業的中國企業參展,帶來的展品是印花布。

  國外優秀展商帶來的漂亮的產品讓國內企業大開眼界,加上展會主辦方引進的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帶來了國際化專業的辦展機構及理念,改變了國內“展銷會”式的辦展模式。1996年,第二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移師上海,為展會今后的快速發展搶占了地域優勢。

  到1997年,隨著家紡概念的宣揚及普及,國內企業參展情況已經開始改觀,有7家家紡企業參展,分別是:廣東源志誠、特耐,浙江海潮、杭州華龍(奧坦斯)、杭州眾望、昌華和大連東立。在接下來的幾屆展會,家紡企業參展的熱情被逐漸點燃,家紡展像一株小苗破土而出了。

  破繭成蝶:從小床單到“大家紡”

  國外展商帶來的家紡產品讓國內企業大開眼界,從美輪美奐的小毛巾、床品四件套、桌布、地毯、窗簾,到整體系列配套的產品展示,家紡的品類和設計空間超出想象,受展會設計和流行趨勢的影響,國內家紡產業走入了一條以設計帶動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快車道,迅速成長為一個新興產業。

  發展期(2000-2003)亮點:

  2000年,時任中國家紡行業協會會長的楊東輝提出“大家紡”概念,為日后展會“大家紡”布局提供了戰略引導。

  2001年,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正式成為展會主辦方之一。

  2003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展會,首次完全獨立的展會展出面積23000平方米。

  2003年,展會主辦方與浙江省海寧市人民政府共同創辦推出了首屆“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獎賽”。

  走過初創期,進入到2000年,中國國際家紡展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這一時期,展會順應國際多元化發展格局積極調整戰略,全面布局,嚴絲合縫踏上了中國家紡產業第一個十年黃金發展期的節奏。

  從小床單到“大家紡”

  2000 年 3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上,家紡展的面積已經有4000平方米場館。許多家紡企業特別是裝飾布企業,通過參展結識國內外客商迅速成長起來。杭州華龍(奧坦斯)公司董事長陸文龍至今還記得,公司從1997年開始參展至今從沒缺席過。2000年那年奧坦斯申請了300平方米的展位,是當時差不多最大的展位,和知名沙發品牌聯手展出,展示效果非常好,吸引了很多采購商。2002年,一位中東客戶到家紡展上的奧坦斯展位來采購面料,看到業務員都很忙,就到別的展位轉了一圈,結果回來看到業務人員還是很忙,就想到法蘭克福展會再采購,結果這位采購商看中的面料款式已經銷售完了(因為都是包版,一旦有采購就不能再銷售),很是后悔。還有眾望、華爾泰、大連東立。。。。。。類似奧坦斯這樣的依靠展會平臺迅速成長起來的布藝企業有一大批。

  從單純的家紡產品招商,到開始倡導“大家紡”概念,對中國國際家紡展來說是一次華麗的提升。這次戰略調整,不僅讓展會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家紡也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了整體軟裝的“跨界”突破。

  “那時大家對家紡的概念還比較陌生,家紡是做啥的?別說是老百姓,就是咱東長安街12號協會大樓里,大家也不知道什么是家紡。”時任中國家紡協會會長的楊東輝說起提出“大家紡”概念的初衷時,依然能感覺體味到在當時推出“大家紡”新概念時的艱辛。楊東輝說:“1999年,我提出“大家紡”概念,思考更多的其實是如何想引導家紡行業進一步發展,一次在和建設部部長對話之時碰撞出了軟裝飾文化概念,家用紡織品實際是相對于建筑裝飾的軟裝飾。這就是我要找的答案。“

  這個理念提出后贏得了行業內外的高度認同。2003年,廣東知名布藝品牌“大視野”最先做在中國國際家紡展上推出了以“大家紡”概念為主題的新品展示,從窗簾、沙發、桌布延伸到床品,整體配套的軟裝設計讓人耳目一新,更符合家居生活的需要。隨后,家紡行業刮起了“大家紡”風潮,奧坦斯、富安娜、孚日等企業從布藝、從床品或是從毛巾甚至飾品等不同角度,都圍繞“大家紡”逐漸做起了產品配套文章。

  展會主辦方積極助推“大家紡”風潮的同時,也圍繞 “大家紡”調整展會的布局。在第十屆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上,展品涵蓋了各類裝飾布藝,床上用品,毛巾,家居裝飾品、工藝品,配件及飾品,各式窗簾及遮陽蓬等等。竹制、木制折疊窗簾,窗簾流蘇,羊毛毯子,窗簾導軌、窗簾桿等輔飾產品一應俱全。從展示品類上也實現了“大家紡”。

  如今,家紡企業在產品展示及研發方面,“大家紡”系列配套軟裝已經成為一種必要手段,甚至成為一些家紡企業的個性和核心競爭優勢。

  通過設計大賽來“造血”

  家紡成長為新興行業,面臨的最大短板就是設計力量遠遠跟不上行業的發展。談到當時的家紡設計,楊東輝感嘆:“那時家紡企業都是遠涉重洋去國外學習借鑒,去國外看展會的一項任務就是買花稿。企業對原創設計和知識產權概念不夠重視,地區之間、企業之間,互相抄襲模仿的案子很多。讓人很心痛,這樣怎么能長久呢?所以我們決心一定要組織中國的家紡產品設計大賽,以提升中國家紡產品的原創設計能力。”

  首屆中國家紡產品設計大賽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談及當年跟中國家紡協會和中國國際家紡展一起聯手推出設計大賽時的情形,原許村黨委書記,現海寧市人大副主任的許煜威記憶猶新。當時許村家紡發展的面臨一個重大的瓶頸,是產品設計能力不足,抄襲比較嚴重,為了增強企業的原創設計意識,培育設計能力,許村參與舉辦了首屆中國家紡產品設計大賽。大賽得到了企業和相關院校的積極響應,全國各地的學生,企業,設計師踴躍參加,參賽作品達2316套件。

  “中國家紡產品設計大賽作為展會的活動之一,主要是提倡原創,提倡知識產權,它不僅開啟了中國家紡行業進入原創設計的年代,也由于展會“提倡原創”的氛圍,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家用紡織品設計師。”現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對首屆設計大賽的意義做了精辟的闡述。

  20年后的今天,中國家紡產品設計能力已經得到極大提升,原創設計已漸成風氣,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逐漸成長起來,成為家紡中國設計的重要力量。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