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berry、Coach 和 Michael Kors:三大輕奢公司業績大PK企業動態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4-08-29 10:26:02

  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輕奢類上市公司包括英國的 Mulberry,美國的 Coach 和 Michael Kors,其中Coach的最新財年為2013年7月初至2014年6月底,其它兩家公司的最新財年為2013年4月初至2014年3月底,本文統一以 2013代表最近財年,2012代表上一財年。

  ( 注: Kate Spade 也是美國典型的輕奢品牌,但由于去年仍置于 Fifth & Pacific 公司旗下,缺乏完整的獨立財務數據,故未包括在 2013年報告中;2014年2月起,Fifth & Pacific 剝離了旗下多數其他品牌,更名為 Kate Spade & Co. )。

  三家公司具有基本相同的產品線,包括手提包、皮具配件、成衣、鞋類等,其中Mulberry最近財年的手提包銷售收入占到總收入的75%,Coach僅女士手提包銷售占到總額的55%。

  截至本文完稿(2014年8月25日),三家公司中總市值最大的是 Michael Kors,達到168.9億美元,Mulberry 市值與其他兩家公司并不在同一級別,僅7.4億美元。

  接下來,是收入,利潤,成長性以及經營效率的對比:

  

  

  

  盡管 Coach 的總收入,EBITDA 和 凈利潤的絕對數值依然高于后起之秀 Michael Kors, 但由于2013年業績(尤其是北美市場)同比大幅下滑,導致市值銳減,明顯落后于業績大幅躍升的 Michael Kors - 后者主要得益于品牌認知度的提升,和全球銷售渠道的猛烈擴張。

  Mulberry 則因為上屆管理層錯誤地提高產品檔次,向純奢侈品靠攏,導致銷售下滑。目前,新任管理層已重新回到了輕奢軌道。

  盡管經歷了業績衰退,Coach的毛利率依然是三家中最高的;但 Michael Kors 的 EBITDA/總收入和凈利率水平都是最高的。

  雖然毛利率不低,但Mulberry 的經營規模有限,經營效率偏低。

  從存貨管理方面看,也是Micheal Kors效率最高,按 365*平均存貨量/銷售成本 公式計算的存貨周轉天數僅98天。

  從銷售收入的地域分布來看:三家公司都最注重本土市場。Michael Kors在本土市場(北美)的銷售收入占總比高達83.7%,經過連續高速增長,也接近飽和狀態,目前正把增長的重心轉向歐洲和亞太新興市場。

  最后,來看看三家公司在門店數方面的變動情況:Mulberry 的門店數量有微弱增長,Coach 則開始在北美縮減門店數量,Michael Kors 門店數量的大幅增加,顯示了快速擴張的雄心壯志,在保持同店銷售增長勢頭的同時,的確有效地帶動了總收入的增長。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