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先驅Esprit遭遇“三槍” 業績大幅下滑女裝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5-03-07 12:22:46

  擁有Esprit品牌的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2月23日公布的中期業績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2015財年上半財年凈利潤暴跌50.5%,從上年同期的9500萬港元跌至4700萬港元。

  同時,其門店數量也在不斷減少。據其一季度財報,截至2014年9月底,集團合共約有884間店鋪,比6月底凈減21間,全年凈減109間。

  隨著Esprit在全國范圍的大幅關店,這個曾經被業內人士稱為“第一個百貨必備品牌”的快時尚先驅,正面臨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的風險。有分析認為,新的熱門商場開業,Esprit已經不在品牌招商的首選視野,其尷尬的品牌定位與高居不下的價格,也讓很多消費者逐漸遠離。

  業績大幅下滑

  上半財年,思捷環球旗下多個系列產品表現均不盡如人意,其中Esprit女裝、男裝以及其子品牌edc品牌銷售下滑幅度分別為14.2%、19.3%以及16.6%。此前表現相對較好的配飾、童裝等其他業務銷售額也出現下降。

  其在亞太區最大市場——中國市場的營業額減少了21.6%,思捷環球表示,主要原因是店鋪人流量下降及百貨公司促銷表現疲弱。

  Esprit是國內快時尚的啟蒙品牌,其1992年就已經在大陸開出門店。經過多年擴張,零售網絡早已遍布全球幾十個國家,但中國市場一直占據其全球第三大市場的地位。但從2010年開始,其全球業績開始出現下滑,中國市場的表現也開始顯露疲態。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表示,Esprit的遭遇代表了諸多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老牌快時尚品牌。“較早在國內百貨商場風光無比的服裝品牌,在目前的大型購物中心多已不見蹤影了。”

  汪前進表示,這與國內消費的大環境和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遷,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以門店經營為主的老牌快時尚品牌,正面臨著來自ZARA等新快時尚品牌以及電商品牌的輪番沖擊。

  不愿具名的服裝行業資深人士稱,在如今消費選擇多樣化的前提下,消費者的選擇參考無外乎價格和款式。在價格上,Esprit一直堅持輕奢的品牌定位,但逐漸被邊緣化。在款式上,其數月才能夠完成的產品更新率,已經遠遠落后于H&M、ZARA的更新節奏了。

  此外,影響Esprit利潤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來自全球的金融環境。雖然Esprit品牌的成立發展與中國市場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其全球最大的市場是在歐洲,其在德國的銷售占比曾一度占到集團銷售的50%。歐元對人民幣多年來的持續貶值,給思捷環球“中國成產、歐洲銷售”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毛利沖擊。

  Esprit教父離開成分水嶺

  從高峰到低谷,Esprit的轉折亦被指與思捷環球的高層動蕩有關。

  Esprit的興起與香港商人邢李原的努力密不可分。自1996年他從Esprit品牌創辦人手中買下品牌,并啟動國際化發展之路后,Esprit很快成為國際一線的快時尚品牌。公司市值也一路飆漲,從其接手時的15億元暴升至最高時的660億元,12年內大增40余倍。

  但在公司最為風光的時候,被稱為Esprit“教父”的邢李原開始逐步退出。2006年9月,其辭任公司董事會主席職務,成為非執行董事。2008年1月,其又辭任非執行董事,全面退出思捷管理層。此后,Esprit多次更換包括CEO在內的管理層,每個高管上臺時都雄心萬丈,試圖做出大手筆改變,但效果并不明顯。

  在獨立鞋服評論人馬崗看來,高層人事震蕩讓思捷環球定位越來越模糊。思捷環球多次轉型卻鮮有成效,高層每一次計劃變動讓思捷環球的定位越發模糊。同時,思捷環球計劃實施前也未進行試點,更改計劃也多是借助高層經驗。

  前述服裝行業資深人士表示,邢李原的離開讓Esprit原本一路高歌猛進的大陸市場,也開始出現增長乏力的情況。在2008年前后,國內的服裝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新的快時尚品牌ZARA、優衣庫等開始搶灘市場,后有電商品牌的崛起,使市場份額遭到了分流。而在新的市場變化前,Esprit幾乎毫無作為,將市場份額和核心門店逐步讓位給新的品牌。

  轉型乏力

  如今在新的市場環境下,Esprit會作出怎樣的改變?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將關乎這一老牌時尚的生死存亡。

  為扭轉業績下滑趨勢,思捷環球2012年9月從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團挖來了馬浩思擔任首席執行官,還推出2014年~2016年為期3年的新轉型計劃,包括每年節省10億港元開支,把營運開支占比下降至少50%。為此,思捷環球大規模關閉其在中國市場的門店,并祭出縮短產品上架時間等措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改變只能做到“節流”,卻無法幫助Esprit走出困境。與ZARA、優衣庫等新的快時尚品牌相比較,Esprit無法實現門店商品的快速銷售,如某款商品暢銷或滯銷,需要店長迅速收集信息并作出決策。這對門店的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是Esprit目前難以做到的。

  盡管在款式更新上,Esprit近年來加快了產品更新的周期,但速度上依然無法與新銳品牌相提并論。“比如說將產品更新周期縮短至一周,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需要整個供應鏈的協調與配合。”在汪前進看來,欲在款式更新上與ZARA等進行對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服裝行業的另一個轉型方向是電商。近年來,另一個之前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的國際時裝品牌綾致服裝,將旗下的 Only、Jack&Jones等在渠道上進行了大幅度的電商化改造。汪前進表示,綾致服裝摸索電商模式的路上,也出了一些昏招,如大幅度的促銷令品牌受損等,但其至少也在嘗試改變。相比之下,Esprit在面臨困局時,業內尚未見到其扭轉局面的決心和動作。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