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rovski 品牌史:家族傳承,不停創新珠寶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5-03-10 11:57:31

  Nadja Swarovski 的出生地就在施華洛世奇奧地利總部旁邊的房子里,從她的臥室望出去就能看到巨大的施華洛世奇標志,小時候,她的父親當時負責水晶的生產,他的衣兜里一向塞滿了水晶,自然還是小姑娘的Nadja 從來不缺水晶去改造牛仔褲,制作自己的項鏈手鐲,雖然那時候,水晶還只是被看作用于戲服或粘貼的水鉆,水晶是她成長道路上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家價值 30.2億歐元的公司,業務從設計師珠寶、動物擺件系列到吊燈、水晶配飾和路面反光材質等五光十色。Swarovski 也在設計總監 Nadja Swarovski 帶領下成為了一個全球知名的時尚品牌。

  Nadja 回憶自己剛開始參與到公司經營的時候,人們只知道施華洛世天鵝形狀的 LOGO,但卻不知道這家公司與時尚產業的密切聯系,更不知道維多利亞女王是品牌的第一位客戶。

  高曾祖父輩:家族生意的奠定

  Nadja 的高曾祖父 Daniel Swarovski 生于 1862年,在他 21歲的時候,曾與他的未來姐夫 Franz Weis 創立了一家珠寶公司,幾年后受發明家愛迪生和 Werner von Siemens 的啟發,申請了電機專利,使得水晶切割工藝更精致高效。1895年他們為躲避競爭者和模仿者,將公司從波西米亞搬到了奧地利。

  不久后 Daniel Swarovski 和姐夫以及第三位合伙人一起租下了Wattens小鎮的一間工廠,從這里可以方便的直接乘火車到巴黎的各大時尚品牌,旁邊的河流及白雪皚皚的群山都能滿足工廠水力發電的需要,施華洛世奇公司就這樣誕生了,而他們最早的顧客就是維多利亞女王。

  公司創建之初最知名的產品叫做“pierres taillées du Tyrol”,當時是歐洲及美國珠寶和時裝品牌供應商,也是施華洛世奇最早一批VIP客戶,其中就包括維多利亞女王,當時她接受的巴黎時尚品牌 Worth 的水晶服飾就是出自施華洛世奇。

  在一戰期間,機械短缺的影響下,施華洛世奇開始生產自己的水晶打磨工具,幾年后,為響應市場需求,施華洛世奇又建立了自己的高檔玻璃工廠,并新增了產品類型,開 始生產光學配件,制造雙筒望遠鏡,并為瞄準器和望遠鏡生產鏡片,現在的Swarovski Optik 仍保有很大市場份額。

  二戰時期,施華洛世奇被迫停止生產,好在強大的配送體系和充足的庫存使得施華洛世奇業績在美國市場一片繁榮。

  1950年,施華洛世奇發展旗下品牌 Swareflex,利用水晶反光的特質,制作保護路面安全的反光材料。隨后,這種反光材料不僅能應用到照亮道路方面,還延展到了大屏幕上和時裝沙龍中。

  Daniel Swarovski 去世前不久,以 63歲高齡還研發了“Aurora Borealis”的水晶切割,這樣切割出來的水晶可以反射出彩虹的每一種顏色,Christian Dior 也是后來使用這種施華洛世奇水晶的設計師之一。

  祖父輩:品牌輝煌

  Nadja 回憶自己的祖父 Manfred Swarovski時說,她長大的時候經常聽祖父聊起他與 Coco Chanel 和 Christian Dior一起共事的經歷。Manfred 從1946年開始接管公司經營。

  也就是在 50、60年代,施華洛世奇在大眾心中的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普通大眾很難立刻就記住這個家族的名字,但是肯定都看到了瑪麗蓮夢露對約翰·肯尼迪唱“生日快樂,總統先生”時,身著的肉色 Jean Louis 裙就鑲著 2500顆施華洛世奇鉆。當年的小朋友們也肯定看到過《綠野仙蹤》里由施華洛世奇制作的戲服,以及奧黛麗赫本《龍鳳配》以及《蒂凡尼早餐》中的施華洛世奇元素。

  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及嬉皮和波西米亞風,加上經濟不景氣,讓施華洛世奇公司也受到了影響。但就是在那時,施華洛世奇研發出了新技術 HotFix技術,這項技術讓水晶可以直接附著在織物上,精確切割鋯石以獲得更好的仿鉆效果。此外,施華洛世奇還長期與好萊塢有合作,為電影制作提供水晶幕布、水晶眼鏡等。

  一個小插曲,Manfred 一天自己為吊燈粘了一個配件,這個配件外形很像小動物,這就是第一個直接面向客戶的產品,而且很時尚也適合做禮品。之后,這類產品就作為了公司的主要業務,當 80年代,Nadja從大學畢業時,直接就參與了這部分業務的經營,當時還推出了銀制的水晶造型。后來施華洛世奇就進軍了家飾,并擴大了燈飾系列,還可以定制產品和項目。

  品牌持續創新

  每年施華洛世奇都會為奧斯卡頒獎典禮做水晶幕布,并與時裝設計師在成衣、高定服裝和珠寶方面都保持長期合作,并支持年輕設計師比如早期的Lee Alexander McQueen。公司繼續為好萊塢電影提供水晶。這些年品牌不斷創新,比如制作出了水晶材質的布料,以及水晶拉鏈和眼鏡。

  2012年公司的全系列都是用無鉛的高級水晶制作,最近公司研發了Xero (直徑僅 7毫米的高精度多面水晶,可用于多種產品)。

  近期動向

  近年來,最近,在為產品重新定位并發展公司品牌零售業務的同時,施華洛世奇已將觸角伸向房地產,將與位于迪拜的房地產開發商 Tebyan 合作,建造奢華度假住宅 Sparkle Towers,預計將于 2016年 12月完工。

  現在,施華洛世奇公司年度銷售收入在 26.1億美元左右,其中水晶業務占主導地位,產品涵蓋:雕像、珠寶、配飾、照明設備、水晶元件以及彩色寶石等,其中旗下珠寶產品占據整體水晶業務的 75%,年銷售額約為 19.5億美元。

  施華洛世奇現有員工 3萬名,全世界有 2480家分店。

  2014年末,施華洛世奇推出了新的品質標記,上書 “Crystals From Swarovski”,讓顧客能方便地從網上查詢水晶的真偽。

  家族負責水晶業務的 Langes-Swarovski 透露,多數情況下,一顆施華洛世奇(人造)水晶,比低端大眾化的同類產品要溢價 30倍左右。

  (前排從左至右: Markus Langes-Swarovski 和 Robert Buchbauer,后排從左至右:Daniel J. Cohen, Nadja Swarovski, Mathias Margreiter)

  施華洛世奇現由施華洛世奇家族的 5位成員掌管,Nadja是企業媒介總監兼設計總監,Robert Buchbauer 擔任董事長兼消費品業務總監,Daniel J. Cohen負責寶石、照明設備以及路面反光材料等業務,Langes-Swarovski 負責水晶業務,Mathias Margreiter 負責財務和行政業務。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