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pa業績遭遇五連降 屢遭經銷商拋棄運動
定位于專業體育運動領域的意大利品牌kappa在中國轉型運動時尚,但現在kappa似乎要重新考慮生存問題。今年初,kappa母公司中國動 向COO秦大中離職,兩個月后一份連續五年下跌的年報發布。中國動向是業內最早反思體育用品業模式的品牌,卻也是轉型見效最慢的品牌,職業經理人的離職更 為其轉型增添了不安定因素。
理財養活主業
在六大體育用品上市公司中, 中國動向以最低的主營業務收入、最少的門店數量,卻手握最多的股息分紅和現金流。去年,中國動向營業收入為12.62億元,同比下降10.7%,其中中國 區收入為8.28億元, 同比下降8.4%,但公司凈利卻同比上升335.7%至9.15億元。主要盈利來自其對外投資,去年中國動向其他收益為9.1億元,較上年增加7.16億 元, 主要由于出售其持有的阿里巴巴30%權益所得。
中國動向稱,截至去年底,中國動向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結余為45.8億元,按年增加13.56億元,主要由于通過云鋒電子商務基金A及B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升值,以及新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
作為一家體育用品企業,連續五年主營業務下跌,凈利卻比上年上升了335.7%。同時,還有45.8億元的流動資金,除去還在虧損中的李寧,這個數字已 經超過了其他四家體育品牌的凈利潤總和。有研究機構稱,即使將中國動向的運動服裝業務剔除,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也會影響其估值向上提升39%。
做理財比品牌專業
從收入占比來看,中國動向更像是一家理財公司;從產品來看,體育品牌靠時尚和休閑化渡過蔓延行業五年的危機,不過這對于kappa來說并不適用。 kappa是國內第一家定位于時尚潮流的運動品牌。雖然一直走時尚潮流路線,但其庫存周轉天數卻越來越高,這與講究“快”的時尚品牌運營背道而馳。
kappa中國區去年庫存平均周轉天數為141天,2013年時該數字為139天。但kappa在2007年時就已經引進了“ERP-SAP系統”完善 供應鏈管理,可以實現將平均存貨周轉縮短至49天。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動向從2012年開始加強對自營零售渠道的擴張和控制,自營終端會加快庫存周轉,而 非降低。這意味著kappa在庫存問題上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中國動向表示,集團透過多種渠道積極地、按計劃地清理過季庫存。此時,距離2011年中國動向CEO陳義紅回歸公司重掌運營已經過去了四年時間,宣布從“品牌+零售”轉型成“自營零售+經銷+加盟連鎖”也已經三年。
屢遭經銷商拋棄
中國動向總營收從2007年的17.11億元一路飆升至2010年的42.62億元,它實行的“品牌+零售”的輕模式曾經備受推崇,但在鞋服觀察人士馬 崗看來,中國動向是品牌商不是零售商,雖然在遭遇低谷時有過對批發模式和期貨制的反思,但它對零售管理、經銷商扶持等各項零售基礎的實踐都不扎實,渠道不 夠健康。馬崗認為,kappa主營業務收入降低,從渠道上講也是正常的。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2010年中國動向達到營收頂峰時在中國擁有3751家門 店,截至去年底僅剩1210家,為當時的1/3左右,與其營收比例匹配。
“依賴大型客戶,一旦流失銷售額大幅下降,對渠道控制能力比較 弱。”有體育產業人士認為,kappa在2012年和2013年陸續結束與寶勝國際和百麗國際的合作,導致其渠道受損嚴重,兩者之前約掌握了將近800家 門店。Kappa采取的是專屬經銷商政策,即鼓勵一個經銷商在某個區域做大做強做深,不是在同一區域發展多個經銷商。在2010年達到業績頂峰 時,kappa只有38家經銷商。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在與寶勝國際和百麗國際結束合作后,kappa與其他經銷商也產生了一些糾葛,這導致不少經銷商 “拋棄”了kappa.
盡管手握45.8億元的流動資金,kappa并沒有砸重金重塑渠道,去年新增門店僅27家達到1210家,其中自營門店新開79家至350家。今年初對kappa熟諳的COO秦大中離職,更被外界看做是其轉型坎坷的一個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