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祥:從珠寶“小銀樓”到出?!靶聡蟆?i class="tag">珠寶
2014年12月5日,擁有約170年歷史的中國黃金珠寶品牌“老鳳祥”,在位于紐約第五大道的旗艦店開業。
這意味著,在有著“藏金于民”歷史的中國貴金屬消費市場上,老鳳祥從小小的銀樓發展至在海外布局門店的大企業,
演繹了“點石成金”的故事。
“作為中國的本土品牌,老鳳祥正在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拓展業務。”老鳳祥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石力華說。2014年,國際金價大跌、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在同行業業績大幅下跌的情況下,憑借“中國特色”的概念,老鳳祥的銷售與往年基本持平,凈 利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2012年1月,老鳳祥珠寶香港有限公司正式運營;2012年8月,在澳大利亞開設了海外首家特許專賣店;老鳳祥加拿大珠寶公司和溫哥華銀樓也即將面世……
在這些“出海”成績單背后,這樣一家行業龍頭有著一道特殊而神秘的工藝,那就是被民間稱為“點石成金”的黃金提煉技術,而這項技術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聞名全國。
老鳳祥的特色黃金提煉技術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興起的居民“來料加工”服務。市民們將家中舊的黃金首飾送來金店,依照金價折算成現金。這些收來的舊料成色大多為95%、96%、97%的黃金,而老鳳祥通過提煉、賣出去的首飾成色在99.9%以上。
老鳳祥的技術工人們介紹,為了滿足黃金市場開放后的生產需要,老鳳祥在全國率先組建了“提純車間”,當時每年能提煉大約200千克的黃金。
提煉黃金是對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老品牌自己能提煉黃金,那么我們發展的頸口再也不會被海外加工商扼住。”老鳳祥首席發言人王恩生說。進入新世紀,古老的黃金提煉術并未消亡,這一傳統工藝一直得以保存。
事實上,老鳳祥不僅提煉千足金,對于其他的珍貴稀有金屬,比如鉑金、低K金等,也有獨到的傳統提煉工藝。
王恩生說,老鳳祥的提純師傅們始終默默奉獻,辛勤勞作。例如,老工程師肖煥華的論文《鉑銠鈀三元合金的分離》就曾獲得上??萍?/span>獎,為我國黃金提純行業做出了貢獻。
老鳳祥在技術方面一直堅持改良。為了利于保護提煉勞動者和環境,提煉技術已采用在密閉空間內減壓蒸發的方式,防止有害氣體的擴散。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 代,老鳳祥就專門去大型企業內回收、購買與貴金屬搭界的工業垃圾,并從中提煉回收黃金、鉑金。這樣的變廢為寶,順應了節約高效的能耗要求。
作為國企改革先發地區,上海國有企業云集。老鳳祥作為上海黃浦區國資委旗下上市平臺,隨著改革政策逐步落地,“老國企”也有望成為國企改革的“先頭兵”。
“老品牌、老國企要走向世界,我們不是去海外掛一個廣告牌,而是實實在在地拓展業務。”石力華說。
現在的老鳳祥早已從最初的幾十家銀樓網點,拓展為2800多家經銷網點。站在國企改革的“風口”,老鳳祥將更加堅定地走民族品牌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