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都:償債能力堪憂 增長疲弱倒逼轉型百貨動態
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002264.SZ以下簡稱“新華都”)4月27日晚間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今年前3月實現營業收入18.38億元,同比下降9.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4.77萬元,同比減少61.13%。
其一季度業績延續了2014年的下滑狀態。
2014年年報顯示,201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18億元,比2013年同期減少4.89%。截至2014年末,公司總資產為 36.86億元,同比減少2.8%。同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69.35萬元,與2013年相比扭虧為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 股東的凈利潤為-1273.28萬元,比2013年同期減少虧損93.00%。
盡管比2013年同期減少虧損,但仍有多項目標未達計劃,而其償債能力也遭到質疑,被指償債能力不足。
迫于多重壓力,新華都正在嘗試從傳統零售向與電子商務融合轉變,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這要依賴新華都本身對于零售業務的理解程度和預判能力。
就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并致函新華都總部,某辦公室負責人以不接受采訪為由拒絕回復。
償債能力堪憂
對于一季度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新華都表示,主要受宏觀經濟疲軟、顧客消費意愿降低、行業景氣度低迷的影響。新華都預計,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或下降100.00%至49.91%,為0至2335萬元,而2014年上半年,新華都凈利潤為4661.17萬元。
新華都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文貴在4月16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的利潤來源為主營業務利潤,2013年華東區域大幅虧損并關閉門店,2014年公司通 過加強管理,促進企業由注重門店數量和營業面積擴張轉向注重內在質量,從而提升贏利能力。公司目前除了福建省內,在上海、浙江、江西和廣東都有門店,今后 公司發展仍將以福建省內為主,省外拓展將以穩健的方式推進。
年報還對其余未達計劃目標做出了說明:受經濟結構調整和外需疲軟的影響,我國經濟呈低速增長態勢,消費意愿普遍不強,網上零售快速增長,對實體零售業務的沖擊進一步顯現;同時,傳統零售商同質化嚴重,競爭日趨激烈等致使未達計劃目標。
除了多項未達計劃目標之外,新華都償債能力遭到質疑,被指債務壓力高企,償債能力不足。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的流動資產在其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記者按年報合并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得出,其流動比率約為 0.65,按母公司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得出的流動比率約為0.69,均遠低于理想數值2.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流動比率是評價企業償債能力較為常用的比率,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支付的保障。它可以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大 小,它要求企業的流動資產在清償完流動負債以后,還有余力來應付日常經營活動中的其他資金需要。根據一般經驗判定,流動比率應在2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公司 既有較強的償債能力,又能保證公司生產經營順利進行。
對于新華都2014年的流動比率,某不愿具名的財經評論人士認為,這樣的數值是偏 低的。“換句話說,若房企不加快去庫存的速度,后續償還流動負債方面會有各類壓力。單從這個指標上來看,說明流動資產僅僅為流動負債一半左右的水平,所以 風險在于流動負債有一半是無法償還的,即加大短期償債的壓力。另外,此類比率較低,可能會在融資方面有負作用,因為這反映了企業短期經營環節缺乏對流動性 的管控,甚至引發企業是否缺乏現金等擔憂。”
上述財經評論人士進一步指出,從此類財務數據來看,包括營業收入等指標都在惡化。這要歸咎 于幾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2014年受宏觀經濟下滑壓力的影響,零售業等確實受到了沖擊,而各類經營成本則是剛性的,比如物業租賃的成本等難以短時間調 整,這使得新華都面臨了經營的壓力。第二是電商等層面的沖擊,若調整不及時,也會帶來經營壓力的增加,一些傳統業務的市場拓展會比較困難。
壓力倒逼轉型
新華都董秘龔嚴冰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面對傳統零售行業發展的現狀,公司將以超市、百貨和英特體育三業態并重發展的策略,堅持區域集中化原則,做透、做大海峽西岸零售市場,在確保區域龍頭地位的同時,逐步進行跨區域發展,成為國內最有競爭力的跨區域經營連鎖企業之一。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新華都來說,其營銷策略也是有失誤的。在連鎖經營模式上需要向同類企業學習,否則容易陷入困局。比如在和永輝超市競爭的過程中,就能夠看出傳統市場份額被侵蝕的風險和尷尬。而持續關閉門店,是對成本提前鎖定、止損的一種策略。當然,要有真正突破,加快轉型是必須的,未來在實現線上線下業務的聯動以及縮短供應鏈等方面都應該有所創新。
事實上,多重壓力倒逼下的新華都已經開始謀變。新華都表示,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擴張等影響,零售業態結構、經營模式乃至整體格局都出現了新的調整變 化,為此,公司積極從傳統零售向與電子商務融合轉變,與阿里巴巴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做大做強電子商務產業,促進公司傳統零售與電子商務的全面融合。
據悉,在新華都的地產發展路線圖中,住宅、旅游地產和商業地產將是未來的產業方向。目前新華都地產已在長沙、上海及福建龍海布局,土地儲備超過440萬 平方米。新華都總裁趙男男此前透露,未來新華都將在中西部、以北京為核心的環渤海區域及上海、珠三角和閩江大本營擴大布局。
“任何一項 計劃都有一個起步的階段,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從零到一,首先將房地產與教育資源整合到一起。”趙男男表示,接下來要做的是從一到十,將更多的資源整合起來。 除了對接教育資源,培養小微企業并與這些企業共同成長并分享成長中的收益,將是新華都阿里巴巴計劃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