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賽兄弟幫瑪莎百貨多賺了7個億百貨動態
尼爾·林賽和馬克·林賽放棄退休時光重出江湖,倆兄弟正在改變瑪莎百貨購買和制造服裝的模式。


一對資深服裝業兄弟結束退休時光,正在為瑪莎百貨的服裝業務線提升效益,去年他們創造了7200萬英鎊(約合6.90億元人民幣)的價值。
5月22日,瑪莎百貨首席執行官Marc Bolland意氣風發地對外公布了四年來瑪莎百貨的首次盈利增長,但他鮮少提及現年65歲的尼爾·林賽(NealLindsey)和62歲的馬克·林賽(Mark Lindsey)。這兩兄弟去年接受了瑪莎的三年期聘請合約后,正在改變這家公司購買和制造服裝的模式。有傳聞稱,瑪莎給他們開出的年薪達百萬英鎊量級。
在時尚界業內部人士的描述中,這兩位倫敦千萬富翁既充滿魅力又對國際服裝供應網絡有著精準洞察。他們在英國也有住所,但目前定居于香港。他們與商界名流交好,比如Topshop的老板Philip Green和Richard Caring,后者擁有包括The Ivy在內的一系列私人俱樂部和飯店,Caring也是以向高街時尚供應服裝起家。
林賽兄弟熱愛聚光燈。“他們不是那種尋常高管的風格。他們的成功是由其賭徒性格帶來。”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但他們的人生總是燦爛多姿,這兩人都是那種過著100英里時速生活的人。”“他們為派對而生,這兩個來自倫敦的活絡小子。”另一位在1980年代結識二人的行業資深人士評價道。

林賽兄弟出現在1989年的Men's Wear雜志上。
這兩兄弟最廣為人知的事跡,是幫助瑪莎百貨的對手NEXT提高采購服裝的效益。在二人合力下,NEXT盈利能力遠超瑪莎,盡管其營業額還不到后者一半。
據了解他們的人介紹,林賽兄弟的服裝業之路起于1960年代,當時兩人利用課余假日時間,從戈爾德斯格林其叔叔的男裝商店進入了這個行當。之后兩人繼續為Rael Brook工作,這是一家正如日中天的襯衫制造商。1960年代末,他們開始為Southern Comfort品牌從香港和印度采購貨源。
1975年兩人創建了Nashville服裝公司,這是一家同Raybeck共同出資的合資企業,Raybeck是一家服裝制造商和零售商,曾經擁有包括The Lord John和Berkertex連鎖店在內的300家商店。這對兄弟幫助Raybeck進軍男裝領域,并與外國供應商建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廣泛聯系。他們為高街零售商制造自有品牌服裝,客戶包括Burton集團,該集團在當時擁有Debenhams和Topshop以及兄弟倆自己的Nashville品牌。
他們四處尋找一個物資及勞動力成本遠低于英國的地方,以便在那里生產服裝。于是1970年代兩人一起移居香港操作業務。
“那時候這個行業正火爆,而他倆是很耀眼的小伙子,真真正正的明星。”一位行業人士透露,“他們以炫酷的派對出名。”
尼爾身材頎長,而他的弟弟個頭稍矮也更壯一些。“他們被業界稱為米切爾兄弟。”一位前同事引用肥皂劇《東區人》中的角色描述道。
在1989年接受行業雜志Men's Wear采訪時,尼爾描述了兩人的關系。“我們始終在一起合作,而我認為那些知道我們的人,不論喜歡我們與否,都會明白,我倆的關系正是我們業務的優勢所在。因為我們是兄弟,很多事情能做到心照不宣,彼此洞察。而且我們完全徹底地信任對方,這使我們的合作如虎添翼。”
靠Nashville聲名鵲起之后,Richard Caring找上門來,他們開始負責NEXT在土耳其、羅馬尼亞、斯里蘭卡等近東國家的采購業務。此后Nashville被并入Caring的ICD集團,而林賽兄弟與其共同運行和擁有合并后的新公司,這家公司名為NV制造。而后尼爾定居于斯里蘭卡,馬克活動于羅馬尼亞。
2002年,林賽兄弟與Caring將NV賣給NEXT,兄弟倆則留下直接為NEXT效力。原先的業務于2005年并入NEXT的遠東采購業務,成為Next Near East。在此之前,兩人都執掌著NEXT的近東采購業務。而自2005退休之后兩人便“金盆洗手”,直到瑪莎找上門來。
他們為瑪莎創造的每一個百分點的額外利潤率都將得到回報,而目前為止形勢頗為良好。
盡管瑪莎百貨服裝和家居品類業務的銷售額去年下降了2.5%,但其毛利率提高了1.9%,令該品類的毛利增加了2400萬英鎊(約2.30億元人民幣)?,斏瘜⑵渲械?.8%歸功于采購環節的效益提高——分析師稱其價值7200萬英鎊(約合6.90億元人民幣)。
作為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服裝零售商之一,瑪莎為了提高利潤,已經在改進采購方式上苦苦摸索了數年。Bolland也試圖強調團隊的努力在最新業績當中的作用,但業內專家仍堅持認為是林賽兄弟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擁有廣泛的人脈?,斏瘡膩頉]有搞定過自己的供應鏈。它和英國某些效益低下的大集團關系太深,瑪莎需要可以脫離這層關系并冷靜處理問題的人才。”一位頗了解林賽兄弟的行業人士表示。
自林賽兄弟涉足協商以來,一些包括Dewhirst和Courtaulds在內的瑪莎長期合作伙伴,正在失去業務或被擠壓利潤空間。去年五月在瑪莎削減訂單后,以色列的西服生產商Bagir集團被迫發布了利潤警告。林賽兄弟將這些延續幾十年的關系一刀斬斷,并且變革了工作方式,如今瑪莎更多的服裝設計來自公司內部。
直到不久以前,瑪莎僅擁有寥寥數位自己的設計師,它從供應商處獲得“全套服務”,直接向其采購風格迥異的服裝?,F在,瑪莎的內部設計團隊擴張到了 130人的規模,并雇傭了30名自由職業者。這使得這家零售商對自己的產品風格有更多掌控,并在與供應商談判中獲得了更強勢的地位。
2013年瑪莎有五分之一的服裝直接從供應商采購,如今這個比例在35%左右,公司的目標是在2017年將該比例提升至60%。
業內消息稱,林賽兄弟針對一些基本服裝線引入了一個競標系統,讓許多不同供應商對每個項目提供最佳報價。一些競爭者表示,這種淡化長期建立的供應商關系的路徑變化,給瑪莎業已打造的建立在高倫理標準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名譽帶來了風險。
不過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瑪莎不會拿自己的名譽開玩笑,即便這會帶來更多利潤。“不論效益改進的日程如何,(公司內部)會有人確保他們不放棄(道德標準)?,斏穆曌u不容忽視,我不認為他們會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