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對電商最保守的Fendi,要把線上銷售范圍擴大至美國休閑
LVMH旗下品牌進一步開拓網購平臺,不過,中國消費者還得再等等。

意大利奢侈品牌Fendi的吊飾——毛毛怪(Bag Bugs)一經推出就風靡全球,它們有著或開心,或憤怒的詭異表情,有時甚至讓名包都相形失色。從今往后,人在美國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
這家總部位于米蘭的公司在7月31日正式公布美國版網購平臺。幾乎所有產品,甚至限量版成衣都會出現在線上平臺,但是在品牌的另一項主營產品——皮草方面,Fendi目前只打算淺嘗輒止,你在官網上僅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毛毛怪和同樣怪誕的毛毛手袋。Fendi主席兼首席執行官Pietro Beccari解釋說:“皮草,顧客還是希望用手實際觸摸、觸摸的。”

美國版電商頁面
據他介紹,平臺是由Fendi自行研發,“電商已經成為滿足客戶的一個必備武器”。他在接受《女裝日報》采訪時說道:“線上和線下的消費者其實是同一批人,他們可能在家上網看中心儀的產品之后再走進實體店購買。”
這對于Fendi來說還真是個挺大的自我突破。在法國巴黎銀行定期發布的《奢侈品數字競爭地圖》報告上,Céline 和 Fendi的數字化程度從來都是包圓了所有奢侈品牌中的最后兩位——既不在任何社交媒體上曝光,也不開通電商服務。
但是,從今年3月起,Fendi著手在24個歐洲國家開拓電商渠道。盡管品牌拒絕透露具體數據,但 Beccari稱公司業績比預期的翻了一倍。

Fendi也曾經通過美國精品百貨Neiman Marcus、Bergdorf Goodman的零售官網,以及Net-a-Porter試水線上銷售。如今順應趨勢進軍電商平臺后,Fendi得到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客戶信息,“我們更加了解消費者是誰”,Beccari補充道。
與Burberry、Moschino、Saint Laurent等品牌相比,Fendi在數字化方面只能算后來晚輩,和大多數曾經持觀望或者反對的奢侈品牌一樣,他們擔心的是網購的安全性,以及品牌是否會因此跌價。
這份顧慮在實際銷售數字的重擊之下粉身碎骨。麥肯錫近期發布的一份奢侈品消費習慣報告顯示,電商渠道在總銷售額中占比達到6%,約為155億美元(約合962.3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將會在2025年增長為現在的5倍,電商銷售額的所占比重將飆升至28%。這意味著在電商渠道上的銷售表現,將直接影響到奢侈品的年度總銷售額。
繼美國之后,Fendi還打算在年底之前開通日本版電商平臺,并將日本、美國視為和中國同樣重要的兩大市場。
有了Fendi這支先行部隊,我們應該能在不久后看到LVMH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一一跟進。畢竟事實擺在那兒,當消費者紛紛涌向網絡,電商平臺哪怕產生不了大額交易,只要出現頻率足以提升顧客忠誠度就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