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品牌會對時尚博主說你好,對模特說再見?行業
與不相干的模特相比,品牌認為博主和受眾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靈活。
我們曾經寫過,品牌在找明星拍廣告時,還要數一數他們的 Instagram 粉絲數量。而現在,還有一部分品牌索性開始選擇 Instagram 上的時裝博主來做為廣告主角了,啟用新面孔已經成為廣告商們的共識。
GAP 集團旗下的 Banana Republic 在今年 4 月發布的旋轉木馬廣告主角,不是好萊塢明星,也不是業界哄搶的超模,而是擁有 250 萬 Instagram 粉絲的時尚博主 Aimee Song。她不僅活躍在社交平臺上,還有一個叫做 songofstyle 的個人網站,網站內容除了美容、配飾和時裝周資訊,還有旅行、室內設計和視頻,甚至還搭建了購物功能菜單。
而化妝品牌倩碧也在其最近的全球話題營銷 #FaceForward 中,邀請了三位具有社交影響力的時裝博主,她們分別是 Rookie 時裝雜志的主編 Tavi Gevinson,HBFit.com 創始人兼 DJ 的 Hannah Bronfman,以及 Shine By Three 的博主 Margaret Zhang。當然,Gevinson 現在也已經成為了一個演員,但她最開始是因為撰寫 Rookie 時裝評論而為人所知。
倩碧全球高級副總裁 Melissa Knapp 表示: “我們想找的不僅僅是那些看上去美麗的人。針對 #FaceForward 這樣的一個話題,Tavi Gevinson、Hannah Bronfman 和 Margaret Zhang 展現出來的無畏、不懈令她們更完美。”她希望以她們三人身上的閃光點作為營銷點,讓倩碧的消費們關心自己的當下和未來。
倩碧和 Banana Republic 只是最近的兩個例子,除此之外還有為 Guess 拍攝廣告的 The Blonde Salad 的意大利時尚博主 Chiara Ferragni,為 Candie 拍攝早春廣告的 Peace Love Shea 博主 Shea Marie。某專注于博客和紅人的數字品牌建設公司副總裁對 Yahoo style 說:“網絡上的影響力這將會成為一個行業標準,這意味著明星、模特將于這些人氣博主和網絡紅人去競爭。這個世界正在相互融合。”
最近,紅毯最愛的鞋類品牌 Stuart Weitzman 在 Instagram 上發布了一則靜態電影(cinemagraphs),說到底就是照片,只是以一種細節動態的方式去呈現,而廣告的主角是 Ann Street Studio 的兩位創始人,Jamie Beck 和 Kevin Berg。

“我不認為粉絲數量是最重要的,一個卡戴珊的粉絲數量比她們要多十倍不止,但我想看到的是一個不平凡的普通人的美麗、自信、努力,以及她們細膩的內心故事,這些深層次的東西會給消費者更大的影響。” 明星和超模對于一般人的生活總歸太遠了,但網上那些熱衷于教授美妝課程和推薦心水化妝品的博主們,看起來更像是自己的親閨蜜。
當然了,價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雖說頂級時尚博主的價碼也已經飆到了 6 位數(單位是美元),但與那些動輒上大 7 位的明星相比,也還不算太過分。而更多的時尚博主,價格仍舊能夠被壓到 5 位數——這對品牌來說,是一筆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