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 全年關店超5000家 羽絨服老大哥還好嗎休閑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5-09-28 20:37:44

  2015年6月底,波司登公布了一則截止今年3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當年業績下滑23.61%,凈利潤大跌80.97%。這是近5年來波司登首次在年度收入方面出現下跌,也是其上市以后凈利潤下滑最嚴重的一次。

  與此同時,另一組數據也引發熱議。同一時間內,波司登旗下各業務門店大幅減少。其中,羽絨服業務的零售網點減少5053家,僅剩6599家,全部業務全年合計關店5106家。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服飾品牌,波司登的寒冬來了嗎?這個曾在上世紀90年代率先提高羽絨服行業含絨標準,此后又在2008年前后率先試水電商的“老大哥”,是否還有引領行業變革的魄力,還是已經患上傳統企業體大而僵的弊病?

  對此,品牌創始人高德康不置可否。在他看來,如果線下門店業績不好,優化清理是必然之舉。另一方面,他也已經通過品牌收購和擴張產品線等方式陸續布局,探索羽絨服品類以外的其他增長空間——當然,這一系列動作的成效,目前來看并不十分明顯。

波司登創始人高德康

  盯緊產品,錯了嗎?

  與絕大多數傳統品牌類似,波司登最早也是通過代加工起家。創始人高德康原是常熟當地一個普通的鄉村裁縫,通過組建縫紉隊伍,以家庭作坊的形式承接上海等周邊地區的加工訂單,隨后才注冊波司登品牌,并將之逐步壯大。

   1995年前后,有感于國內已有的羽絨服版式多顯臃腫呆板,高德康開始關注蓬松度、填充密度等產品要素,并首次將羽絨服含絨量從60%提高到90%。盡 管品牌創建初期,波司登也曾遭遇多次挫折,但產品方面,新推出的羽絨服在輕薄度和時尚度方面遙遙領先于市場同類產品,因此很快獲得消費者認可,由其制定的 與填充密度和材質有關的若干標準,也在此后陸續成為國家質檢總局評判全國羽絨制品質量成分的標準。

  從最開始的代加工,到隨后進入線下批 發市場、百貨商超,到后來全國開設零售門店,高德康摸索出的“成功經驗”是——質量就是一切,在同等價格下,質優者可以勝出,而在不同等價格下,質優者同 樣可以掌握話語權。這也是許多傳統品牌的共性——加工制造起家的基因,決定他們從一開始就格外注重產品質量。

  然而,只盯產品,品牌就能 “基業長青”嗎?幾年前,羽絨服行業中曾殺出一個品類黑馬——輕型羽絨服。這一品類質地輕盈、手感柔軟,不僅保暖,而且更加百搭,因此倍受市場歡迎。但 是,談及輕型羽絨,消費者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優衣庫而非波司登。哪怕早在2008年,后者的研發團隊就已經開發出類似單品。

  為什么火的 是優衣庫?這與品牌受眾不無關系,優衣庫的消費群體更多是追求物美價廉的年輕人,對羽絨服的專業度并不十分關注。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強調羽絨服也可以裝進 口袋這一概念,優衣庫讓公眾對其新產品的輕薄性和便捷性有了更場景化的了解。兩相比較,只是埋頭改進產品功能和特性的波司登,在概念營銷方面明顯落后了。

  回顧這次 “棋差一著”,高德康總結道——我們真正的對手還是自己,做羽絨服我可以驕傲地說自己是全中國最專業的,但在營銷管理上,我們其實還差得很遠。

  業績不好,留著門店干嘛?  

  從以往的營銷策略看,波司登的品牌打造路徑十分傳統,主要是媒體廣告、明星代言和開設線下門店。其中,門店是波司登擴大知名度的最重要渠道。

  早在電商還處于萌芽階段時,波司登的線下門店就已經深入到全國各三四線城市。羽絨服品類風格相對單一,對消費者的年齡限制也較小,加上又是寒冷地區的剛需產品,因此門店模式很快為品牌積累下大規模的前期受眾。

   但是,隨著電商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線上購買商品,以往快速擴張的線下門店開始暴露出運行低效等問題。此外,高德康也逐漸意識到,粗放式地擴 張導致各地門店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稂莠不齊,在消費體驗被日益強調的今天,線下門店有必要進行優化整合,才能統一消費者的品牌認知,保持粘性。

   另一方面,庫存積壓也是壓倒許多線下門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來說,門店的供應流程是,產品線提前研發生產,隨后通過各地分公司進入門店進行銷售。 這種模式在旺季運行時問題不大,貨品可以在鏈條內快速運轉。但一旦旺季結束或門店運營出現問題,銷售端無法及時輸出,供應鏈就容易陷入停滯。羽絨服只能在 冬季銷售,一旦出現庫存,就只能清倉處理或留到第二年再銷售,由此造成的資金流轉壓力和倉儲成本,讓不少品牌商頭痛不已。

     2013~2014年,連續兩年的暖冬加劇了這一問題。波司登急需一個解決方案,以減輕線下門店帶來的運營壓力。這也是波司登過去一年被陸續爆出關店的原 因。其在公告中聲明,大批門店關閉,主要是為了清理庫存,優化零售網絡。而高德康的話則更加直接,“如果線下門店業績不好,還要留著干嘛?到現在,如果波 司登還在繼續沖刺線下的話,那真是太浪費資源了。”據了解,在陸續關店的同時,波司登將對保留下來的門店進行重新規劃,包括選址、導購服務、貨品擺放等。 關店背后,高德康希望實現的是線下資源的重新配置——把差的門店淘汰掉,再將它們原有資源轉移到運營情況更好的門店上。

  轉型?向電商與四季化進發  

   盡管線下業務存在諸多不順,但電商業務卻始終維持著良好的增長趨勢。早在天貓還是淘寶商城時,波司登就已經作為首批品牌商率先入駐。從2013年和 2014年的雙十一情況看,波司登的線上銷售額在服裝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分別是1.1億元和1.32億元。與此同時,波司登也在不斷調整電商之于整體業務 的地位——從銷售渠道到平行于線下零售業務的地位。

  高德康回憶說,其實最開始接觸電商時,波司登也只是把它當做銷售渠道。因為品牌在線下已有一定知名度,加上天貓商城的流量傾斜,因此前期幾乎不需要任何付費推廣,就可以有穩定訂單。其中,許多線上下單的消費者,都曾在線下了解過波司登這個品牌。

  但是,如果僅僅把電商當做銷售渠道,那其后期功能可能淪為清倉甩賣。今天的波司登,已經把電商當作公司的重要營銷出口,并在管理結構中將之提升到直接隸屬集團總部的地位,與它平級的是統管整個線下零售的事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傳統品牌在上線電商之后會推出線上專供款所不同,波司登一直保持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在高德康看來,不同渠道過度獨立容易造成價格失控,對品牌定位和溢價必然會造成影響。

   然而,盡管電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線下門店銷售業績下滑的尷尬,但不能忽視的是,整個羽絨服市場的大環境并不樂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 國羽絨服生產工廠近3500家,同類品牌有100多個,市場已經嚴重飽和。另外,隨著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陸續進入中國,波司登手上如果只 有羽絨服一張王牌,要想突圍也不容易。

  高德康對此無疑是有所意識的。業務結構單一,羽絨服季節性太強等問題,促使波司登開始向多品牌運作和產品四季化的策略轉型。2009年起,波司登收購或入資各大服飾品牌的消息就已經見諸報端,如參股美國街頭潮流品牌洛卡薇爾、推出自有快時尚女裝品牌瑞琦等。爾后,還以擴股增資的方式先后控股摩高休閑品牌、杰西女裝和蘭博星童裝。

  目前,波司登內部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羽絨服、貼牌加工和非羽絨服,涉及品類包括男裝、女裝、內衣、童裝等。但從其財報及有關數據看,多品牌及四季化的策略還沒有收到良好成效。去年,除了貼牌加工業務有所增長外,羽絨服業務和非羽絨服業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非羽絨服業務同比下降超20%。

  到底是繼續專注羽絨服業務,往高端定位和高科技含量的方向發展,還是在夯實羽絨服業務的基礎上擴充產品線,波司登似乎還沒有找到確定的方向。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