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冷淡風如此流行,為什么 Jil Sander 卻還是不好賣?休閑
樂得見到這個下場:誰讓你們覺得性冷淡風只要裝裝樣子就好了。
在極簡設計還沒有像今天那么流行的 1968 年,德國設計師 Jil Sander 就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上世紀九十年代品牌的極簡風格在一片浮華中大紅大紫,可謂是極簡主義的代表。
不過,在經歷過品牌轉賣、創始人三度離職、高層不斷換人之后,沒有 Jil Sander 本人在的這一品牌,即使處于極簡之風、性冷淡大受追捧的今天,業績十分低迷,各項數據顯示公司在持續虧損。
6 月我們曾報道過 Jil 2013 年全年的銷售額同比下跌 2%,凈虧損約 1642 萬美元,并在去年下半年進行裁員。
截至 5 月 31 日的數據,Jil 營業利潤跌了 26.2%,約 43.99 億日元,而其母公司Onward 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 8 月 31 日,該公司營業利潤與去年同期的 25.77 億日元相比暴跌 91.3%。

日本的 Onward 公司表示目前全球整體零售環境艱難,制造業務亦需求疲軟,另外日本消費稅增長亦壓制本地消費,Jil 的中東和俄羅斯市場衰退。
自 1999 年 Jil Sander 出售了 75% 股份給 Prada,品牌就幾經波折。因與 Prada 發展理念不合,后者認為“像 Jil Sander 這樣的品牌不需要依賴一個設計師的名號”,次年 Jil Sander 本人就高調出走——插一句,簡直是現在各種花架子極簡品牌的完美投射,徒有其表,質量不敢恭維。
2003 年,Jil Sander 為了挽救品牌曾短暫回歸設計,然而,再次因同樣的原因離開,在接受采訪時曾透露自己堅持從日本進口昂貴面料,而集團一味削減成本開銷。
Prada 方面也失去耐心,將 Jil 賣給了英國投資公司,再后來日本 Onward 公司買下直到今天。
2012 年 2 月,從 2005 年就在 Jil Sander 負責設計的創意總監 Raf Simons 跳槽去了 Christian Dior,Jil Sander 回歸救場,這令一些老顧客們對這個品牌重燃期待,但 2013 年 10 月她再度辭職。
創意總監的職位一直空缺,直到 2014 年 4 月, Vionnet 的創意總監 Rodolfo Paglialunga 加入。

面對 2013 財年的虧損,當時的首席執行官 Alessandro Cremonesi 表示,虧損主要來自“前幾年為產品開發增長的費用”,并對未來表示樂觀。但前幾月他也宣布卸任,離開這個他從 2008 年加入的公司。
全球零售業低迷的境況下,失去核心設計師的設計師品牌狀況更令人堪憂;加上昂貴的價格,在眾多開始走極簡風或新增極簡設計副線、且價格親民的品牌中有點缺少吸引力;人事的頻繁變動也無益于公司的發展……至于 Jil Sander 今后是否能重回品牌的良好勢頭,還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