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集團周海江:支持骨干企業 帶動經濟發展男裝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作出的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戰略決策。11月11 日,千余名商界精英聚首東湖之畔參加第二屆楚商大會,就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促進湖北經濟轉型發展,為政府進言獻策。20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會派代表,紅豆 集團總裁周海江,億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孫蔭環等9位全國工商聯企業家副主席(副會長),以及一大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企500強的企業家和 行業領軍人物、互聯網精英代表,超過千人一起出席了本次會議。
楚商大會是湖北對外開發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以“楚商攜手合作,促進轉型發展”為主題,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積極引入新理念、 新產業、新模式。在民企攜手湖北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座談會上,周海江就如何發揮湖北優勢,把湖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建設“脊梁”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 建議,他希望湖北要憑借自身優勢,搶抓戰略機遇,支持骨干企業,以骨干企業帶動經濟騰飛,實現共贏發展。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 五”規劃建議中,涵蓋11個省市的“長江經濟帶”正式列入了國家戰略。五中全會公告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勾畫了藍圖,提出了創新、協調、綠 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也為長江經濟帶的建設規定了基調和方向。周海江認為,推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是湖北最現實、最直接、最受益 的重大機遇。
有了這樣的機遇,湖北的政府和企業需要怎么做?周海江建議,學習韓國發展經驗,支持更多骨干企業,依靠骨干企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他解釋說,骨干企業主要具備以下三方面條件,包括有自主創新能力、有自主品牌、有自主資本的企業。
市場經濟的充分競爭導致產能過剩,導致企業賺錢越來越難,沒有利潤。但是有一類企業一直能賺錢,那就是壟斷型企業。壟斷企業有兩類,一類是行政壟斷,一 類是創新壟斷,行政壟斷是革命的對象,打破壟斷是大勢所趨,而創新壟斷是大眾歡迎的,也是政府鼓勵的方向。同時創新也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新常態下 唯有創新才能贏。所以,民營企業的最大機會就是“創新壟斷”。只要產品有競爭力,產能再大都能在全球找到市場。只有形成這種獨一無二的“創新壟斷”,才是 企業突破過剩經濟的必由之路。
那么企業如何實現創新?答案是要企業注重創新能力的打造,抓住“人才、平臺、投入”三要素。因為企業沒有 人才,平臺成為擺設;沒有平臺,人才就沒有施展的舞臺;沒有投入,人才和平臺就沒有后勁。當然,企業光有創新還不行,還要有自主品牌。品牌是人力、物力、 智力和文化的綜合體現,也是實現創新價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徑,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的象征。中國經濟總量雖然很大,但打得響的自主品 牌很少。大多數產業都是“被第一”,很多產品今天在廣東加工,廣東就是全球第一,拿到湖北加工,湖北就是全球第一。誰有資格把產品拿來拿去?品牌擁有者。 因此,要掌握國際分工主導權、實現低碳經濟、獲取高額利潤、穩定本土經濟發展,必須打造自主品牌。
市場主要分兩類,一類是產品市場,主 要看品牌;一類是要素市場,主要看資本。從企業發展角度來看,全國的人才、資金、技術等各種支撐企業發展資源要素一定會優先向品牌企業、上市公司集聚,有 了這些能量之后,企業就會出現規模倍增效應。尤其是“新國九條”發布一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各項改革取得重要進展。資本市場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功能已 愈發凸顯。這是實體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走出融資困難的千載難逢的機遇。紅豆提出的口號就是要從資產經營型向產融結合型轉變,大力推進企 業資產的證券化、金融化進程。在產業板塊,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生物醫藥、地產等集團四大板塊都獲得了穩步發展,同時集團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獲工業和信息化 部批準,這是紅豆發展史上一次歷史性的跨越!在金融板塊,一方面是證券化,在有兩家上市公司之外,還想通過努力形成“1+2+3”擬上市公司群;一方面是 金融化。集團成立了投資公司,還入股中民投,加快了打造產融集團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