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vin 和 Alber Elbaz 分道揚鑣的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休閑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5-12-25 19:27:14

  這個法國時裝屋 10 月解雇了它的藝術總監,時尚圈為之震驚,但或許也不該感到意外。

  哪怕在習慣了設計師變動的時尚圈里,也沒人料到過這種事。

  10 月巴黎 Lanvin 女裝秀上,對干練的燕尾服和閃亮寶石色雞尾酒裙鼓掌的時尚編輯、零售商、還有前排親友們都沒想到。三周前給 Lanvin 藝術總監 Alber Elbaz 頒發了“超級明星獎”(Superstar Award)的國際時裝組織(Fashion Group International)也沒想到。穿著 Lanvin 為他頒獎的梅麗爾·斯特里普也沒想到,她對他講:“假如所有因你而提升了生活品質的女性都和我這些年的感受一樣,那我認為,你每年都該拿這個獎。”最沒想到的,要屬 Lanvin 自己的員工,許多人聽到消息后失聲痛哭。

  誰也沒想到,在 10 月末周四的早上,Elbaz 在巴黎的家里讀到一封來自 Lanvin 的信,信中告訴他不用來辦公室了,因為他被解雇了。

  而且沒人料到,不久后,Lanvin 這個法國現存資歷最老的時尚屋會出現在法庭上,將其公司內部的丑聞公諸于世。

  “我從來沒聽過這樣的事,”獨立顧問和 Barneys 前時尚總監 Julie Gilhart 說。

  “這家公司分裂為兩個陣營:一邊是管理層,一邊是理事會、工作室和制作室,”近期離職的一位管理者說,由于 Lanvin 的訴訟未了,他只愿匿名評論。

  曾經皆大歡喜的一場設計師與業主的時尚聯姻,如今變成了令人難堪的分手結局。而且,與許多離婚案子一樣,現在已經鬧到了法院——法官 Judge Pénélope Postel-Vinay 在巴黎大審法院周三對管理層采取的應急程序進行裁決。

  Lanvin 高管控告 Comité d’Entreprise,作為員工與高管中介的勞資委員會,濫用內部通信網絡,煽動令人不安的 Elbaz 離職消息,毫無根據地警示董事會關注公司現狀,尤其是財政狀況,還要求進行獨立審計。Lanvin 要求對方終止這些行為。法官發現,前兩點都是勞資委員會在職權范圍內的行為,法院無權叫停。她進一步對公司罰款 3000 歐元(約 3285 美元),并要求他們支付勞資委員會的所有法律費用,盡管她沒有批準所委員會要求的 2 萬歐元損失費。(令人困惑卻并不吃驚的是)雙方均不滿意,要求一個成功裁決。

  Albaz 和 Lanvin 高管都拒絕接受采訪。但這一案件的公共性質意味著,盡管這一年里有太多設計師走動——其中包括, Alessandro Michele 取代被解雇的 Frida Giannini 入職 Gucci, Peter Dundas 從 Pucci 跳槽到 Cavalli——Lanvin 的情況還是掀起了時尚圈貂絨絲綢的短裙,暴露出這一變局殃及各方付出的代價:事件主角、企業員工,甚至品牌消費者。

  “每個人都該警醒,”Ralph Toledano 說。他是 Puig 時尚公司的 CEO,Guy Laroche 前 CEO,1996 年是他把 Elbaz 從紐約帶到巴黎,任命他擔任 Laroche 創意總監。“這絕對是每個人都該引以為鑒的反面例子。”他說。

  基本上,這是個關于人際關系的故事——人與人的關系,企業與創意的關系——還有公眾認知與私下現實情況之間存在的差距。

  時尚圈有個不言自明的真理:最成功的公司建立在設計師與 CEO 的成功搭檔上:比如,Pierre Bergé 和 Yves Saint Laurent,Valentino 和 Giancarlo Giammetti。隨著時尚工業化和全球化的發展,這已經演變到了一個創意總監團隊與 CEO 的配合(想想 Tom Ford 和 Domenico de Sole),他們受樂善好施(或是沒那么友善)的大股東監督,然后成為了時尚品牌的復興模式,例如 Céline 和 Louis Vuitton。這就是 Lanvin 品牌故事的開端。

  10 月 Lanvin 大秀的后臺。圖片版權 Landon Nordeman,《紐約時報》

  這位天使教母是 Shaw-Lan Wang,居住在臺灣,是在中國出生的前任媒體大亨。她是 2001 年從 L’Oreal 收購了 Jeanne Lanvin S.A. 男裝(那時還基本是批發)與香水業務的財團成員,之后迅速掌權。當時 Elbaz 還是 Yves Saint Laurent 創意總監,在 Gucci 集團買下這家公司的 3 個季度后,他被解雇,Wang 要求和他會面。據《紐約客》2009 年的報道說,Wang 對 Elbaz 說,是時候“喚醒睡美人了”,她讓 Elbaz 擔任王子的角色。

  “我們那時候真是白手起家,” 現任 Ports 1961 創意總監的 Natasa Cagalj 說,他曾在 2001 到 2005 年間與 Elbaz 親密合作。“我們的第一場秀,幾乎找不到什么模特。我們開玩笑說,要從巴黎的大街上拉人。”

  然而到了第二季,情況就完全變了。Elbaz 開始奠定品牌后來標志性的設計風格(也啟發了無數的抄襲跟風的人),從背后裸露的拉鏈到緞帶花邊,再到《Vogue》市場總監 Virginia Smith 摯愛的服飾配件,稱之為“一種缺憾的美感;對邊緣人性的欣賞。”于是乎,媒體蜂擁而至。“那是我記憶中為數不多的一場秀,人們居然在座位上拍著手跳起舞來,”Smith 說。

  Nina Ricci 的總裁 Paul Deneve 在 2006 年以執行董事身份加入(此前由 Wang 的兒子擔任),開始為這家公司添磚加瓦。“人們在店里為了搶購這個牌子能打起來,” Cecile Andrau 說,那時候她任銷售總監,最終成為了 Lanvin 集團的執行副總裁。

  零售商那時不光在店內出售 Lanvin,還會為自己買:前 Harrods 百貨的首席商務官 Marigay McKee說,她衣柜里“少說有 10 條黑裙子”;Ikram Goldman,芝加哥同名精品店的老板,從 Elbaz 的第一季的衣服就開始買,她說自己還會“為了收藏”而買。

  “品牌的成長速度之快,簡直令人著迷,” Gilhart 說,Barneys 百貨“與 Lanvin 合作了第一場上百萬的非公開時裝秀。后來 Lanvin 就成了他們在二層銷售的支柱品牌,那時另一大支柱是 Azzedine Alaïa。”

  但并不是說這就很容易。“Alber 完全是個工作狂,” Cagalj 說。“他總是第一個來公司,最后一個走。他忍受不了平庸的設計,而且他總要挑戰你的能力。他管這個叫‘乒乓’:與工作室持續來回地較量。”

  Roger Vivier 的創意總監 Bruno Frisoni,曾經與 Elbaz 在 Yves Saint Laurent 合作過 2 季(90 年代,他還在 Elbaz 之前到 Lanvin 工作過),他也有類似的回憶。“和他一起工作能累死人,”他說,“不到最后一刻,他不會認同任何一個方案,因為他極度的完美主義和熱情。他會不斷給你各種提示和建議,既沒有草圖也沒有輪廓,然后開始聊一些圖像和想法,一說就是幾個小時。”

  不過,這種強烈的職業作風被他“人性”的一面中和了,Frisoni 說。Elbaz 會在親友們過生日、產子時、或是葬禮后送鮮花,這是出了名的。“他很珍視工作室的伙伴們,大家也都知道這點,” Cagalj 說。這些員工的確一直追隨著他:在 FGI 頒獎晚宴的演說中,Elbaz 提到了一位女裁縫,最近在 61 歲高齡退休——她在 17 歲時加入了 Lanvin。”

  “愛”是個在 Elbaz 的人際關系中屢次出現的詞。雖說時尚界講究因果報應,人們只會躲到一旁低聲評論,幾乎不可能找到一個說 Elbaz 壞話的人。Toledano 說他在 Elbaz 離開 Guy Laroche 去 Y.S.L. 幾個月之后就辭職了,原因是:“當你愛上一個人,對方突然丟下你走了,你就沒法馬上再愛一次。你需要時間緩緩。”

  Cagalj 說,“他教會了我,設計是個感性的過程。” Frisoni 形容他參加過的 Lanvin 秀說:“你能看出,他愛人,愛女性,愛時尚。你怎么可能不愛 Alber?”

  但“愛”并不適合形容與 Lanvin 有關的每段關系。Deneve 和 Wang 之間的關系開始出現裂痕了。2007 年,有報道稱,Wang 沒有通知 Deneve,就把香水業務賣給了 Interparfums。2009 年 1 月,Deneve 由于“意見不同”而離開。

  這就像一種花紋圖樣的開始,總會自我重復下去:不同意見不會被容忍。有不同意見的人,就離開了?;蛘?,被要求離開。

  取代 Deneve 的是 Thierry Andretta,Moschino 的前 CEO,擅長調整品牌的批發零售和鋪設門店, 4 年里,他把品牌營業額整整翻了一倍,從 1 億 2000 萬歐元增長到 2 億 4000 萬歐元。2013 年他因“個人原因”離開,人們廣泛認為是由于經營策略方面的意見不合。

  雖說多年以來,Elbaz 和 Wang 有著看似友好的關系,還制造了一個著名橋段:在每場秀的結尾,Elbaz 在向觀眾鞠躬后,還會向 Wang 個人單獨鞠躬,然后 Wang 會給他一個吻和一捧鮮花。而現在,他也走了,因為策略上的意見不合。

  談到 Wang,人們提到最多的形容詞是“獨裁”。時尚屋當然不是民主的地方,而且 Wang 是 Lanvin 的大股東,有最終決策權。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年來,策略上的分歧似乎都發生在同樣的時刻:Wang 對投資的不情愿,不管是在資產出售后把現金放回公司,還是對外部投資開放。

  10 月,Alber Elbaz 和梅麗爾·斯特里普在國際時尚組織第 32 屆年度星光之夜上,Elbaz 在此獲獎。圖片版權 Rebecca Smeyne,《紐約時報》

  雖然她接受了 Arpège 一個安靜的小股東,給了 Elbaz 一些 Bluewater Investment 的股份,卻依然緊抓 Lanvin 的控制權。“無論誰想收購 Lanvin,” Andretta 說,“她都簡單明了地拒絕。她以自己的方式愛著這家公司。”

  (Arpège 是 Lanvin 的母公司,2009 年由于德國投資人 Ralph Bartel 的緣故。他現在擁有 Lanvin 25% 的股份,在董事會占有一席。Bluewater Investment 是 Wang 自己的控股公司,總部在盧森堡。據報道稱,這是 Arpège 間接的母公司,公司拒絕對這段關系作評價。)

  Charles-Henry Paradis 是傳播團隊的成員、在 Comité d’Entreprise 的員工代表。關于董事會成員,他說:“Wang 是個非常驕傲的女人。她會把被收購當做是自己認輸。”

  但企業想要成長,Gilhart 說,“你必須喂飽這臺機器。” Andretta 在任期間,與 Lanvin 規模差不多的 Valentino 和 Brunello Cucinelli 兩家公司延續著上升軌跡,一方面通過做好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另一方面得益于 Qatari 王室的收購和公開上市。

  Andretta 的接班人是 Michèle Huiban,前財務主管,受雇 Deneve 手下,然后被 Wang 提拔為副總管。與前任不同的是,Huiban 在時尚圈幾乎不存在,而是被“看作是 Wang 的延伸”,一位前主管說。她的任命正值品牌一個財務困難時期。據企業內部公告,品牌的營業額和凈利潤在 2013 和 2014 年下降,2015 年凈利潤虧損 250 萬歐元,這是品牌自 2007 年以來的頭一遭。

  Lanvin 爭議索賠案的律師說,這是法庭上的問題,公司建立在堅實的財務基礎上,并且指出,Wang 試圖買回在日本 Lanvin 的冠名和分銷權就是例證。

  在一份出示給《紐約時報》的內部備忘錄中,財務困難被歸結為整體地緣政治形勢、創新力匱乏,還有缺少有力的飾品業務。

  雖然 Lanvin 也有些成功的配件單品,比如絲帶運動鞋(米歇爾·奧巴馬等名人穿過)、芭蕾平底鞋(安吉麗娜·朱莉穿過),還有薄紗串的珍珠項鏈及其他服飾珠寶,但 Lanvin 依然是個以成衣為主的公司。Paradis 說,現在收入比例是 60% 成衣、40% 配件。Lanvin 不發布類似的官方數字,而另一內部人士說,這個比例可能達到 80/20。

  “的確如此,我想不出一個有突破性的具體的包,” Smith 承認,“雖然我記得有很多不錯的。”

  Alber Elbaz(右)收到 Lanvin 老板 Shaw-Lan Wang 的一束玫瑰花,2007年。圖片版權 Francois Mori,美聯社

  在寫給管理層和員工的信中,Elbaz 說,缺乏切實的經營策略和投資導致了公司業績停滯,這一觀點得到了很多員工的支持,Paradis 說。而且 Andretta 和 Gilhart 都說,每當他們要求 Elbaz 設計一款滿足商業需要的產品——比如,更多夾克衫、長裙——只要他們解釋出為什么市場需要這種產品,他都會很高興配合。

  不管哪一方是對的,這種情形都不在少數——銷售業績下滑、企業變革,然后設計師和主管來承擔后果。比如,今年 6 月,在連續 4 個季度銷售量下降后,J. Crew 解雇了女裝主管 Tom Mora。去年,在長期銷售下滑后,Gucci 的 CEO 和創意總監都被解雇了。不過,一部分由于 Elbaz 的天賦和領導才能,行業總體都認為 Lanvin 最終的結果錯不了,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或許,連 Elbaz 自己都沒想到,因為他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品牌需要更多接受外部投資,有一套明晰扎實的管理策略;Lanvin 主管稱,Elbaz 試圖賣掉自己 Bluewater 的股份,不告訴 Wang,而且勸主管自己也賣掉股份。有無數員工說,Lanvin 已經成了個讓人精神緊張的工作場所。去年,65 人——幾乎是人員的 20%——離開這里。(公司律師形容這是很普通的行業消耗。)今年早些時候,擔任了 21 年的傳播總監 Hania Destelle 被解雇。人們認為她是與 Elbaz 很親近的人。

  在最后一場秀上,Wang 和 Elbaz 沒有交換他們例行的吻,盡管許多零售商都認為,這是設計師這幾個季度里最好的一場秀。的確,Selfridges 百貨自從 2013 年放棄它之后,又開始售賣這個品牌產品了,商場女裝與配件部總監 Judd Crane 說。

  10 月,當員工們發現 Elbaz 給助理打電話,讓助理收拾他的辦公室時,才知道他已經被解雇了。公司不允許他再返回辦公樓。(他 20 多年的搭檔 Alex Koo,現在依然任業務總監;他也沒有在此次采訪中出現。)后來,在同一天的大型會議上,Huiban 正式宣布了他們決定與 Elbaz 終止合同的決定,而許多在場的人開始高呼 Elbaz 名字。從那時起,事態開始升級。

  Comité d’Entreprise 說,關于為什么解雇 Elbaz,公司未來的經營策略是什么,他們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他們寫郵件給 Wang,要求他返回巴黎親自處理公司事務,也沒有得到回復)。于是他們在法國廣播電臺上公開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管理層說,員工們拒絕會面;員工們也說了同樣的話。理事會發布了一封來自 Elbaz 的信,在留言板上自我辯護,因為管理層認為理事會與 Elbaz 是同黨而十分不快。理事會后來要求公司做獨立審計。下一步就到了法院。

  問題是:事情現在會如何發展?諷刺的是(也可能是有意為之),名人們最近都穿 Lanvin 走紅地毯,包括凱特·布蘭切特、Michelle Dockery、梅麗爾·斯特里普、阿黛爾在內,在 Elbaz 被趕走后的幾周里都穿著 Lanvin 亮相。出鏡率之高,前所未有。

  在《紐約時報》看到的一封內部郵件里,Lanvin 管理層說不會繼續追究這個官司,希望能與員工進行更有建設性的對話。至于 Elbaz 被趕走對公司會有什么直接的財務影響,尚不清楚。理事會認為,根據他們的律師在法庭上的陳述,公司可能欠他 2000 萬到 4000 萬歐元的遣散費。Lanvin 律師們否認了這個數字(Elbaz 不是 Lanvin 的全職雇員,而是通過他的公司 AEK Designs 簽約為“創意顧問”,他目前的合同到明年底到期)。給人的感覺是,“Alber 一離開,公司就失去了一半價值,” Ralph Toledano 說。

  Elbaz 被解雇前,公司聘用了來自 Chloé 的 Chemena Kamali 作為女裝設計總監;她報到 3 天后,Elbaz 就被趕走了。她目前負責與工作室設計團隊創作初秋系列,明年 1 月展出。Lucio Finale 被安排主攻飾品部分。(Lucas Ossendrijver 會繼續設計男裝系列。)獵頭報告的觸角已經張開,為員工們尋找其他有前景的職位。上周,工作室一位老成員由于“不合作”被開除,據稱這位員工暗中對新任工作室總監使壞,不過他對此否認。

  “很明顯的是,無論 Alber 走后品牌將如何,都會有變化發生,” Andretta 說??赡軗嗡囆g總監一職的名單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行事乖張的英國設計師 Simone Rocha 和中國設計師張卉山。

  說到 Elbaz,雖然有流言稱他會去 Dior (就在 Elbaz 被解雇前一周,設計師 Raf Simons 出走),但這種猜疑已經逐漸平息。他最近注冊了 Instagram ,發了張他與 Bono 的合影,后者在巴黎 11 月的演唱會上把《Beautiful Day》這首歌獻給了他。Elbaz 保持低調,據說正在做考慮下一步的選擇。之前他被 Saint Laurent 解雇后,曾有一年時間在郊外度過,反思他對時尚的追求,但這次據說他是要回老本行的。他與 Lanvin 之間沒有競業禁止條款。

  “或許他想要個自己的品牌,”Kim Hastreiter,《Paper》雜志聯合創始人與編輯,他從 Elbaz 搬到巴黎起就認識他(還與 Pink Martini 樂隊在 Lanvin 十周年派對上同臺演出,擔任打擊樂手,伴奏了《Que Sera,Sera》)。他依然是 Lanvin 的董事會成員。雖然這周本來有個董事會會議,但由于 Bartel 不能參加,會議被推遲到假期之后。

  零售商們采取觀望的態度。“我安排了時間去看初秋系列作品,” Goldman 說,“但我不需要更多品牌。我要的是產品的持續性,忠誠度和一貫性——不是商標。我不能總把陌生人帶到消費者床上,期待他們一次次地墜入愛河。這不合理。”

  Julie Carriat 貢獻了來自巴黎報道,Elizabeth Paton 貢獻了倫敦報道,Matthew Schneier 貢獻了紐約報道。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