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銷售過百億 運動鞋銷量超過耐克運動
成為第一個過百億的本土體育用品公司之后,安踏似乎有了更大的野心,要以耐克阿迪這樣的千億公司為目標,但這看起來并不容易。

第一個收入過百億的本土體育用品公司已經誕生了。2月23日,安踏宣稱成為第一個過百億的本土體育用品公司,且運動鞋銷量超過耐克,下一步,是通過單聚焦、多品牌策略,在2025年成為千億量級公司。
根據安踏2015年全年業績報告,營收達人民幣111.26億元,增長24.7%。毛利率為46.62%,達人民幣51.85億元,凈利潤人民幣 26.97億元。此外,2015年安踏同店銷售同期相比獲得高單位數的升幅,按季度統計連續12個季度增長;2016年第三季度訂貨會數據顯示連續11個季度實現了訂貨金額增長。

安踏集團高層在財報發布現場。
盡管中國市場排名第二的阿迪達斯去年達到了141億,但對于本土運動品牌,這個100億仍然意義重大。
李寧曾經最有希望,2010年,李寧的營收達到史上最高點94億元,安踏則在2011年達到最高點89億元。此后行業整體下滑,李寧陷入庫存危機,直到2015年有望扭虧為盈;而安踏則在2014年成為第一個從批發模式向零售導向轉型成功的體育用品企業,超過了全行業庫存危機之前的最佳表現,獲得89.2億元營收。
來自福建晉江,沒有品牌天生優勢的安踏把自己定位為賣最多人穿得起的鞋子。
秉承高性價比的大眾路線,安踏在足球、跑步、籃球,這三個市場空間最大的品類里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從2013年的“實力無價”籃球鞋到2014年的NBA聯名球鞋,都是399元和499元的定價,2015年,安踏簽約NBA球星湯普森并發布同名戰靴,定價499元。
同為NBA官方合作伙伴,阿迪達斯的NBA籃球鞋主打600元以上的價位。去年10月,安踏正式推出足球系列,主打的也是高性價比策略。
馬拉松名將陳盆濱完成100個馬拉松穿著的安踏Challenge100專業功能跑鞋定價是499元,而阿迪的專業功能跑鞋都在千元以上。
雖然運動基因尚不如李寧天生有優勢,安踏通過贊助中國奧委會和國家冬季運動中心、體操中心、水上中心、舉摔柔中心和拳跆中心等強化自己的專業運動形象。
據了解,安踏集團現已在美國、日本、韓國設立了多個研發設計機構。而2015年安踏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成本的5.2%,研發占比較上一年度增加0.9%,為行業第一。
“安踏籃球,跑步,綜訓三大品類市場占有率為第一。”安踏體育執行董事鄭捷透露。
由于其他幾家本土運動品牌尚未公布年報,無從比較,不過,安踏2014年率先完成零售轉型成為本土第一,凈利潤超過李寧、特步、361°和匹克等幾家本土體育用品公司的總和。
在強調過百億之后,安踏還特意指出其運動鞋銷量已經超過耐克,顯然安踏已經把對手悄悄定為了耐克這樣的千億量級公司。
體育用品行業的千億量級公司目前僅有耐克和阿迪。耐克2015財年營收306億美元(約合1997.42億元人民幣)。
不過,盡管從運動鞋數量上,安踏去年銷售4000萬雙,超過耐克,但營收來看不是一個量級。耐克阿迪在一線城市即高端產品的優勢仍然明顯。
與此同時,在大眾消費人群分布最多的二三線城市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耐克阿迪選擇渠道下沉,李寧也回到高性價比的路線,把低滲透率的中國南部及二三線城市成為戰略重點。
“安踏堅持單聚焦,多品牌的策略應對競爭。”安踏董事長丁世忠稱,安踏集團目前擁有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及NBA等品牌,安踏品牌繼續定位大眾,未來計劃繼續通過收購,實現四五個品牌矩陣,而收購的原則是“切入細分市場”。實現對不同細分人群的覆蓋。
FILA定位于高端運動時尚市場,通過與全球頂級設計師JW、ANNA SUI的跨界合作,為高端消費者提供運動時尚產品。主要分布于高端購物中心和大型商場。
安踏同時宣布與日本迪桑特以及伊藤忠成立合資公司運作中國市場,迪桑特創立于1932年,是專注滑雪和高端綜訓的高端體育用品品牌,零售價位高于耐克和阿迪。
對于收購Sprandi的傳聞,安踏沒有過多談及,而內部說法是要重新梳理和定位。Sprandi是一家在歐洲、俄羅斯、南非以及香港和內地擁有相當知名度的運動品牌。
定位大眾的安踏、運動時尚的FILA、高端的迪桑特,再加上安踏童裝,意味著安踏具備了兒童運動和體育用品的中高端布局。
截至2015年年底,安踏店、安踏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FILA專賣店數量分別為7031家、1458家及591家;此外,FILA還開設了約50家FILA KIDS專賣店。
“安踏將不以門店數量作為目標,而是以店效作為衡量指標。”安踏丁世忠稱,預計到2016年底,安踏店、安踏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以及FILA和 FILA KIDS專賣店的總數將分別最高為7100家、1800家及700家,即相較之下,安踏品牌的門店增長速度將低于安踏兒童以及FILA。
中國體育用品全面復蘇,公開數據稱未來10年中國體育產業將達到5萬億-7萬億的規模,這也給安踏的千億目標提供了更大可行性。
不過,100億只是本土品牌的第一次突破,中國市場上排名第二的阿迪達斯以141億營收甩下本土品牌一大截,安踏要想以耐克阿迪為對手,面對的挑戰也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