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草根的設計師如何融資做大生意?Thom Browne是個活教材休閑
在如今風雨飄搖的零售業,設計師品牌似乎已經不再那么受到投資者青睞了。

圖片來源:Thom Browne
近日,這幾年羽翼漸豐的美國設計師品牌 Thom Browne 宣布自己找到了一個大金主——Sandbridge Capital。Sandbridge 是一家私募公司,在時尚圈可謂是名氣不小。Tommy Hilfiger、 Gucci 前CEO、Tom Ford 品牌聯合創始人 Domenico De Sole 都擔任了Sanbridge 私募基金的資深顧問。
拉開 Sandbridge 在時尚領域的投資版圖,這家專注零售和消費的公司已經投資過許多知名品牌,包括 Derek Lam、Tamara Mellon、Farfetch、Topshop 和 Karl Lagerfeld 等等。
榜上 Sandbridge 這棵大樹,Thom Browne 也絕非等閑之輩,這個美國品牌因設計剪裁獨好的男士西裝成名。 2001年, Thom Browne 首次舉辦了時裝發布會,人們稱 Browne 設計的男裝褲子總是像小了一號的樣子,讓人不得以露出了腳踝。Browne 的西服在正式中帶了一點邪氣,但正是這一點“不正統”,開啟了男士西裝的時髦新路。用什么來形容這種風格好呢?想想《瘋狂動物城》里的大先生,它亦正亦邪的形象應該很適合一套 Thom Browne 。

Thom Browne
搭上知名品牌的順風車,提高曝光率
在商業上,Thom Browne 雖然比不上 Alexander Wang 總能鬧出大動靜,但從2006年開始,Thom Browne 就一直和美國服裝品牌 Brooks Brothers 合作“ Black Fleece” 系列。這個系列驗證了品牌之間互通有無的重要性,它們設計的一系列男裝、女裝,借助 Brooks Brothers 更為廣闊的全球門店等渠道取得了漂亮的銷售業績。2008年后,Brooks Brothers 還決定在紐約成立了獨立的 “ Black Fleece ”旗艦店。而 Thom Browne 也積極和其他合作伙伴共事,其中包括了意大利運動品牌 Moncler。
2011年,Browne 推出了他的首個女裝系列;2014年,他又發布了早春和早秋系列,而雖然占比小但增長速度很快的鞋履、配飾和包袋系列也一直正在壯大。據了解,他對香水也很感興趣。他還是第一個和澳大利亞的 Woolmark 優質羊毛簽署合作協議的美國設計師,以保證自己產品的高質量和在面料上的獨特性。
想要品牌迅速擴張,就要不得不讓渡一部分公司控制權
對于一個獨立設計師品牌來說,在商業上抱有太大野心有時候不見得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兒,因為這意味著一手創建品牌的人手中的權力需要有一定程度地下放。
個人的融資能力畢竟有限,除非設計師本身出身豪門,但 Browne 顯然不屬于這一類。他有一條看上去和時尚沒什么關系的成長路徑:出生賓夕法尼亞、大學念經濟學、畢業后跑去洛杉磯做演員,結果失敗。但還好,在他懷著自我懷疑的情緒去到紐約后,他得到了一份在 Giorgio Armani 公司做銷售的工作。而從銷售員變成設計師,這套成功學不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

品牌標識:“露腳踝”


不甘平庸的 Browne 帶著品牌不斷成長,介于擴張門店和業務的需要,2007 年前后,他就開始尋找投資者,Browne 對此有一個要求:他不想放棄控股權。
然而最后的結果是,2009年,Thom Browne 品牌終于決定將部分股權出讓給了日本的Cross 公司。不過有一點很有意思,起初 Cross 只收購了Browne 股份的 20%,但在2009年12月,這個數據激增到了67%。Browne 完全被動了。
這不難讓人想到,品牌很可能在2009年——這個全球金融危機的關鍵時間點遭受了管理層難以控制的重創。即使那時候,Thom Browne 的全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630 萬美元,但獨立設計師在宏觀經濟的浪潮中依然無力抵抗。
Cross 扮演了“救世主”,時任Cross 公司主席的 Yasuharu Ishikawa 曾在采訪中說道:“ 如果 Thom Browne 不與我們合作,那么最終它將自己走向滅亡。” 交換的條件是 Thom
Browne 品牌更換掉當時的CEO Josh Sparks,Cross 掌握了話語權,聽起來有點傷感,但沒有 Cross,就沒有如今 Thom Browne 的亞太市場。
但和私募基金合作,也是有風險的
然而2016年的當下,也正是 Cross 將 Thom Browne 的控股權賣給了 Sandbridge,但自己還將保有小部分股份。來自Sandbridge 私募的管理合伙人 Ken Suslow 將擔任 Thom Browne 品牌的非執行主席。Cross 的名字如今已經改為 Stripe International,目前暫不清楚出售的原因。

Stripe International 的官方網站貼出了告示,但資產負債表還未公布


不過根據 Browne 此前在《女裝日報》的采訪中說的“這才是我想做的,我很興奮 Ken 和 Sandbridge 對生意持有長遠眼光,作為團隊,我們將能夠真正地建立共贏并保證 Thom Browne 能夠真正的發展。” 這番話的措辭聽起來就像對前任大股東經營策略的抱怨。
而從業績來看,Thom Browne 在2015年表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如今世道艱難的中國市場,品牌的銷售額還超過了預期30%。據 Browne 透露,在2016年,品牌還將繼續在美國、歐洲和亞洲擴張門店,新股東還將投入資本大力推動電商和授權商的業務。
“我們將用聰明的方式全面推進業務的發展,也能保證 Thom 真實的對品牌和工藝的愿景得以留存。” Suslow 說。
但它們的合作能維持多久尚不得而知,私募基金在穩定性上其實一直欠佳。此前在把 Jimmy Choo 一手捧起來的 Tamara Mellon 就對私募基金恨得牙癢癢,她一度認為正是和私募基金很不愉快的合作經歷才讓她徹底失去了Jimmy Choo 的管理權而不得不出走:“私募基金無非就是總說自己要進來做一個很好的合作者,很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我們想要有長期的經營并且培育和建立這個品牌,但和私募簽約完后第二天,他們就開始討論賣掉這門生意。”
但很遺憾,Tamara Mellon 的同名品牌如今也因為瀕臨破產再次不得不依靠私募基金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消費者變得理性而時尚品牌基數又增多,個人設計師品牌已經不如曾經那樣受投資人追捧了。搶奪融資資源,已經成了不甘心的小品牌們最需要操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