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不僅推出智能跑鞋,還開發了跑步APP運動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6-06-20 21:23:43

  營收已經突破100億的安踏,將目光朝向了智能穿戴設備領域。6月19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推出首款智能跑鞋——芯跑鞋,正式發力智能跑鞋市場。

  “芯跑鞋”全方位監控用戶跑姿

   據了解,該跑鞋主打全方位跑姿監控,可科學測試足部翻轉、著地方式、受力大小、騰空高度、步幅、著地時間、PK步頻等。同時,安踏還推出了與智能跑鞋配 套的APP——ANTA running time。 對于安踏而言,集硬件、服務、社交和電商于一體的芯跑鞋不僅僅是一款產品,更是安踏布局智能穿戴設備,搶占移動互聯網數據入口的重要舉措。

   據悉,安踏“芯跑鞋”植入了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聯手富士康研發的智能芯片,該芯片不僅擁有傳統智能跑鞋的計步、記錄運動軌跡、運動社交等功能,還可全方 位監控用戶跑姿。芯片通過專業數據算法,可讓用戶全面了解自己的足落地方式(前掌落地、全掌落地、后跟落地)、足部翻轉情況(足內翻、足外翻)、足著地時 間、跨步離地高度以及落地時受到的沖擊力等,這些數據可幫助消費者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跑姿,進而矯正跑姿,避免運動扭傷。

  ▼安踏品牌管理中心高級總監朱敏捷為劉鵬介紹安踏“芯跑鞋” 

 

  而依托ANTA running time APP,用戶可隨時分享跑步記錄,交流跑步心得。此外,安踏還設置了跑步游戲PK功能,消費者可邀請朋友一塊PK高抬腿。

  體育公司or科技企業,誰做智能跑鞋更有優勢?

   智能跑鞋并非新鮮事物。早在十年前,耐克和阿迪達斯就先后推出過智能跑鞋,但由于價格高、受眾窄等原因,智能跑鞋產品未能大賣,最后逐漸退出了消費者的 視野。直到近兩年,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智能穿戴設備擁有了可生長土壤,而蘋果、小米(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企業對市場的不斷培育,讓消費者對智能穿戴設備 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智能跑鞋產品也重新納入企業的視野。中國運動品牌361°、李寧也相繼推出過智能跑鞋,甚至小米、聯想等非運動企業也推出過智能跑鞋。

  ▼每年6月19日是奧林匹克日,圖為第30屆奧跑日活動現場 

 

  從市場反饋來看,相比科技企業,運動企業做的智能跑鞋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李寧聯手小米推出的智能跑鞋,在六周時間內銷量突破10萬雙,對于款式多樣的跑鞋類產品而言,這已經算是爆款。而小米自己做的“小米90分智能輕跑鞋”,并沒有形成很大的轟動效應。

   聯想的智能跑鞋“Intel Inside”目前只是概念產品,沒有上市計劃。造成此現象的重要原因是智能跑鞋最根本的屬性還是“跑鞋”,所有的附加科技都是為跑步而服務,“專業跑 鞋”是很多的消費者選購智能跑鞋的前提,而運動企業對于做跑鞋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比如安踏為陳盆濱打造的Challenge100專業跑鞋,陪伴陳盆濱 在100天時間里跑完了100個馬拉松,對于毫無做鞋經驗的科技企業而言,難度可想而知。

  同是智能跑鞋,企業定位有差別

  而且同樣是智能跑鞋,但是企業對于其定位有巨大差別。361°將智能做在了童鞋上,主打GPS定位,防兒童走丟。李寧公司宣稱要通過智能跑鞋打造“專業裝備+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數據分析分享”的立體智能平臺。

   而安踏則更加看重智能跑鞋作為互聯網數據入口的意義。一方面,安踏可通過智能跑鞋和ANTA running time收集到真實消費者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包括消費者的基本信息,還含有消費者的運動習慣、跑姿詳細數據等,對于安踏未來的針對性精準營銷、跑步產品研 發和改進等都擁有重要的意義。

  要知道,以前想搜集2萬個消費者的足部詳細數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需現場用專業設備量腳),而現在,僅僅只需要賣2萬雙智能跑鞋。

  另一方面,智能跑鞋產生的數據,借助互聯網,可成為后續安踏相關服務、社交、電商的數據來源,安踏可將此打造成一個以數據為基礎,以用戶為核心的生態系統,再通過數據篩選和分析,最終形成大數據庫,用戶信息如此詳盡的大數據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安踏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不過,想要打造一個生態系統搶占互聯網數據入口,僅有產品還遠不夠,優秀的服務、獨特的營銷,以及足夠吸引人的概念等等,這些組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將一個優秀的產品延展成一個生態系統,智能跑鞋能否成為安踏的又一個殺手锏值得期待。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