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景生物“租”技術科創板上市 核心技術非原創存巨大風險?服裝資訊

全球時尚品牌網 / / 2019-08-19 17:23:24

 

  財聯社(合肥 記者 劉夢然)訊,醫藥制造企業是科創板重要組成部分,自科創板開始受理上市申請以來,醫藥制造企業成為申報的主力軍之一。其中,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熱景生物”)是最早提交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并獲上交所受理的醫藥制造企業之一,公司于7月30日過會,上市委同意熱景生物首發上市申請。

  據財聯社記者查詢,熱景生物核心產品的專利來自第三方,銷售費用居高不下,均導致熱景生物的科創質量備受質疑。特別是核心技術來自于外界租用,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一旦出現租用技術風險,那么對公司的沖擊會非常大,業績會呈現斷崖式下跌,并且這種情況極有可能出現。

  “外援”專利產品營收過半

  作為擬登錄科創板企業,熱景生物的科創板質量是此次上市委重點問詢的內容,而公司核心業務的技術依賴風險則備受關注。

  招股書顯示,熱景生物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是“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熱景生物2016年至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1.42億元及1.8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879.95萬元、3007.23萬元與4818.77萬元。營收呈現穩定上升的表現,不過其背后科研屬性和可持續性卻存在難以回避的漏洞。

  作為“科創企業”,熱景生物的核心專利技術卻是來自對第三方的租用。招股書顯示,2010年8月12日,熱景生物同軍科院微生物所簽署《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獲得軍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許可以獨占方式實施其擁有的兩項發明專利權。

  該項發明專利是一種經過表面修飾活化的上轉換發光材料、基于上轉換發光技術免疫層析試紙條,許可期限是2010年7月31日—2030年7月31日,發行人每年按照上轉發光試劑銷售收入規模的2%計算支付專利許可費。

  值得注意的是,上轉發光業務的核心技術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在報告期內產品營收收入占總營收均超過一半。熱景生物在軍科院微生物所底層專利基礎上,得以實現持續研發,并開發出多種系列產品。

  在報告期內,上轉發光試劑產品收入分別為8,454.70萬元、10,090.29萬元、10,624.3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19%、71.01%和56.78%,收入比重雖然有所下降,不過仍然是公司的主力產品。

  事實上,在招股書中,熱景生物就提示存在部分產品技術依賴的風險,盡管相關專利授權許可期限均為專利有效期滿截止,但不排除專利授權許可被提前終止的情形。

  此外,該項模式可能仍然是熱景生物未來一段時間的核心之一。招股書顯示,公司另一項核心技術同樣來自“外援”。2016年、2017年熱景生物通過普通許可方式分別獲得了北京大學所擁有的“一種高度靈敏和特異的血液HBVpgRNA熒光定量PCR檢測體系和檢測方法”和“核苷酸組合物、試劑盒及其用途”專利使用權,目前相關研發產品已進入注冊申請階段。

  對此,券商行業分析師吳爍對財聯社記者說,“核心收入的技術高度依賴于外界租用,這個風險會非常大,一旦出現技術租用糾紛,那么對公司的沖擊會非常大。。”

  技術高度依賴外面租用技術,公司在技術方面的投入表現一般。報告期被公司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報告期分別為10.88%、11.00%、9.82%,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均值為9.61%、10.07%、10.26%。

  “技術投入不到位,研發有所欠缺,導致熱景生物只能依靠外面租用技術,如果研發投入不增加的話,不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公司隨時會出現很大風險。”吳爍對財聯社記者說。

  銷售費用率同行最高

  財聯社記者在招股書中發現,不僅報告期內存在技術依賴導致科研“含金量”不足,其本身的財務數據同樣值得商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發費用率徘徊在10%左右無明顯增長,但銷售費用率卻遠高于同行,這也間接說明其在市場中處于的弱勢地位。

  以2018年為例,同行企業萬孚生物的銷售費用率為21.72%,基蛋生物為22.16%,九強生物為12.32%,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為18.73%,而對應時期熱景生物的銷售費用率為28.85%。

  對此,熱景生物解釋為受職工薪酬影響。由于公司規模較小,人均產值較低。同時,公司銷售區域較廣相對分散,需要的銷售人員數量較多,導致發行人銷售費用中職工薪酬占銷售收入比重分別為13.48%、13.46%和13.82%,可比公司該比例基本位于2%-10%之間。

  此外,報告期內若將儀器折舊計入銷售費用,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8.99%、18.05%、18.73%,占比相對穩定。不過,在同行業企業普遍控制銷售費用率的大背景下,熱景生物的銷售費用卻呈現持續“放飛”狀態。

  在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達到3202.86萬元、3961.28萬元、5398.65萬元;對應年份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6.21%、27.88%、28.85%,不僅明顯高于同行可比企業,且還在逐年遞增。

  銷售費用居高不下,首當其沖的受到負面影響的是企業的凈利潤表現。據招股書披露了,在今年1-3月,公司的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均為負,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84.54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09.39萬元。除了研發費用有所增加,公司銷售費仍然較上年同期增加418.36萬元。

  業績依賴政府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財聯社記者發現,在熱景生物近幾年的凈利潤收入中,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是重要來源。報告期內,公司分別確認政府補助收益387.31萬元、170.12萬元、1,173.66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41%、4.92%、21.15%。

  此外,公司在2016年12月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三年,2016-2018年度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

  公司在報告期內享受的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疊加分別達到807.92萬元、616.76萬元、1787.66萬元,而公司的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879.35萬元、3007.23萬元、4818.77萬元,合計收入占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 28.05%、20.51%、37.10%。

  有行業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對重點企業進行財政補助在資本市場中屬于正?,F象,不過占比如此之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存在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該兩項收入的相加讓熱景生物的賬面美觀不少。不過,一方面稅收優惠政策在今年即將失效,另一方面如果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相關產業和技術研發方向扶持政策發生變化,都將對公司的業績水平產生消極影響。

  事實上,熱景生物對經營業績水平提升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招股書顯示,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擬投入到年產1,200萬人份體外診斷試劑、850臺配套儀器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中,該工程包括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建成后將緩解公司產能緊張的現狀,提升供貨效率,進一步降低存貨生產帶來的風險,支持未來銷售業績的快速增長。

  不過,新基地投產后的庫存消化能力卻讓人存疑。財聯社記者在招股書中發現,報告期內公司存貨凈額分別為1,100.95萬元、2,184.66萬元、3,028.31萬元,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88%、11.52%和11.34%。公司存貨周轉率為2.72、2.24和1.88,呈現下降趨勢。

  對于上述問題,財聯社記者曾聯系公司并發出采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并未得到回應。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