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服裝企業大舉進入電商 變是唯一的不變國內
2013年國內服裝行業持續遇冷,庫存積壓嚴重,銷售增長乏力,疲態畢現。2013年下半年,萬達廣場開始“去服裝化”,計劃將服裝業態的占比逐步降低,部分城市的二樓以上不再賣服裝,側面說明了服裝業務增長速度趨緩,服裝已成高毛利品類變成低毛利品類。

業內人士分析,運動裝、休閑裝、男裝等品類已經進入溫和增長期。高庫存關店潮陰霾未散,人口紅利消失,消費者喜好快速轉變、供應鏈不暢、電子商務給服裝業帶來新的沖擊。
企業要在溫和增長期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打破現有競爭格局尋找新機遇,創新求變似乎已經變成一個無法逃避的選擇。2013年,我們看見了一幅服裝業波瀾壯闊的并購圖景,淘品牌裂帛以1億元的資金獲得天使之城80%的股權,森馬服飾以20億元獲得中哲慕尚71%的股權,成為GXG品牌的大股東,波司登收購英國服企,開始布局海外市場……兼并資源整合對于泉州鞋服企業來說并不是新鮮話題,安踏收購寰球、買斷斐樂在內地經營權,九牧王收購歐洲高端男裝品牌,在渠道和品類上形成合縱連橫之勢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一種重要舉措。
2013年也是泉州服裝企業大舉進入電商的一年,大多數服企面臨線上線下渠道失衡的局面。發展電商,面臨著與線下渠道體系爭奪客源引發渠道體系混亂的危機;不發展電商,又面臨著線上客流被競爭對手搶奪的壓力。線上線下一體化則成為理清渠道矛盾關系的選擇。七匹狼以“雙十一”為契機,在直營店探索O2O模式,實現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同權”客戶可以用手機進行預約試衣、手機支付、關注其公眾號就能綁定會員卡。然而在網購人口紅利漸漸退去的背景下,電商行業也步入一個深度轉型期,很多人開始醒悟過來了,電商是改革者,真正推動消費者的還是品牌的力量。
此外,改變訂貨制模式、整合供應鏈、終端精細零售也成為新的話題,而所有的改革本質都是在創新,如果說大庫存是中國服裝企業成年禮的一個小小考驗,那么正在經歷和即將經歷的溫和增長期則是中國服裝企業無法繞開的磨礪期,只有邁過陡坡,才能到達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