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等輕奢借微信闖中國 伸向年輕中產階級荷包企業動態
中國人對國外奢侈品的熱忱一直不曾退卻,但是很多年輕人鑒于現實的壓力只能望而卻步。但是現在,Kate Spade、Michael Kors和Coach這些美國輕奢品牌都已經開始開拓這一部分年輕消費者的市場。
來自上海25歲的蘇小姐表示,非常希望有一天能擁有一件LV或者Gucci的奢侈品。她說,我很喜歡這些歐美流行品牌,這些商品都來自大型的奢侈品工廠,如果要等我有能力購買LV包的話估計還要過幾年。除此之外,一些大牌奢侈品生產商為了對抗銷售低迷大幅提價的行為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轉戰輕奢商品。

在中國有很多蘇小姐一樣的消費者,他們更傾向于在消費能力內的輕奢品牌,不用花幾個月的時間存錢來買一個包。美國的輕奢品牌Coach就開始主攻這一年輕消費群體,因為Coach的售價都在400美元以下,正是這些消費者所能承受的奢侈品價格范圍。
倫敦的一位證券分析師Luca Solca表示,低價的奢侈品在中國很有市場,因為中國正在成長為一個中產階級的國家。
一份來自麥肯錫的報告顯示,超過75%的中國城市消費者在2012年的年收入將達到6萬元到23萬元之間。至于購買力方面,從2012年以來這一階層的購買力都在逐漸下降。
Coach和Michael Kors等輕奢品牌之所以能逐步刺激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們在歐洲和亞洲的分銷渠道還比較少。
貝恩公司的報告顯示,中國占了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的四分之一。隨著更多的中國人專門去美國購物,美國的這些品牌會加速在中國本土市場上的發展。分析師認為,奢侈品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原因就是一種外來的新鮮感,美國的這些輕奢品牌很快會成為中國消費者追求新鮮感的新目標。
Prada公司表示,現在在歐洲消費的中國顧客量已經明顯下降。而Coach則表示在北美市場有五分之一的銷量來自游客,而中國消費者正是增長最快的人群。
中國人偏愛美國輕奢品牌的原因還在于歐美的貨幣體系不同,中國消費者在美消費能獲得更多的優惠。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中國游客到美國的數量大增長了25%。
為了爭取到中國消費者,Coach專門增加了很多說中文的店員,還開始使用微信進行營銷,并且在中國增開新店。這樣的結果就是,中國市場的份額正在不斷增加。
Coach給出的數據顯示,最近3個月中國市場的銷售數據至少提高了10%;Kate Spade去年第三季度的銷量也增加了28%。然而Gucci的銷量則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跌,盡管它的母公司開云集團去年取得了2%的增長業績,但是中國政府對奢侈品的遏制已經開始起到了作用。
歐洲品牌目前進行擴張的策略就是生產更多的高價商品來吸引購買力強的消費者,而不是去尋找提高銷量的辦法。
花旗集團的分析師Oliver Chen稱中國的消費者正在逐漸被美國吸引,Coach這一類的新品牌就起到了吸引中國消費者的重要作用。同時,Michael Kors強調時尚作用,Kate Spade則提供大膽的設計,這些品牌還有很強的增長力。
但是歐洲和美國的品牌并不是總是瞄準一個消費群體,大部分Coach的包都在400美元左右,而LV去年則推出了5,350美元的包來吸引高端消費者。
預計到2020年奢侈品消費者的數量會從7000萬增長到4億,美國和歐洲的奢侈品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盡管中產階級的消費者是在不斷增加,但如果一個公司能確定自己的目標客戶的話就能取得很好的增長,畢竟不是一個品牌都面向所有的消費者。
一位來自紐約的奢侈品顧問Avery Booker表示,輕奢侈品的崛起讓中國的消費者更加關心價格,將來中國的市場必將被輕奢侈品占領。美國的這些品牌通常都比歐洲品牌價格低,更加容易被追求品牌的消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