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賓先生”楊紫明:設計與商業是種默契企業動態
卡賓服飾藝術總監、董事會主席楊紫明
卡賓服飾作為國內設計師品牌的領軍者,在經歷了從設計到市場的轉變后,開始進軍資本市場。其于去年底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作為國內首個掛牌上市的設計師品 牌,很多人對于其未來的路充滿了猜測。北京商報記者獨家對話卡賓服飾藝術總監、董事會主席楊紫明,在他眼中,上市只是品牌又一段旅程的開始。
楊紫明
卡賓服飾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藝術總監,在圈內被大家稱做“卡賓先生”。他于1997年在香港楓樹街創立了卡賓品牌,并一直擔任卡賓服飾藝術總監,信奉 “顛覆流行,方能創造時尚”的設計哲學。時至今日,卡賓品牌已經成為中國時尚男裝的旗幟,連續十年的時裝發布會更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他的作品發布會有時 是嚴肅的流水線式展示,有時則是歡快的嘉年華,有時又成為充滿競爭感的角斗場……對創作力旺盛的“卡賓先生”來說,變化不是他的愛好,而是生命的需要。
國內服裝
需要懂市場的設計師
北京商報:國內服裝產業受到渠道變遷、庫存壓力等困擾,顯得不太景氣,您是怎么看待目前國內服裝設計大環境的?對您的品牌發展有何影響?
楊紫明:中國服裝行業目前確實面臨著一定問題。但從長期來看,這并不會影響服裝行業的基本面,男裝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和消費觀點的改 變,這將導致行業長期的基本面看好??ㄙe作為設計師品牌,產品始終走在男裝行業潮流的前線,緊貼國際國內流行趨勢,能夠鎖定客戶群,所以根據國內公司的營 運數據,卡賓渠道的零售也是保持上升的趨勢。此外,卡賓的業務模式也與行業中其他企業有所不同,長久以來,公司注重零售業及終端消費者的體驗。另外,公司 的ERP與全部網點連線,以信息化的方式收集、分析及監督分銷商及銷售網點的營運數據。綜合以上因素,我反而覺得行業狀況對設計師品牌以及這樣的商業模式 來說是一個良好的時機。
北京商報:除了設計師,您還是一個品牌的經營者。作為經營者,您如何進行品牌規劃以及產品開發?
楊紫明:品牌規劃方面,卡賓制定了一系列的戰略策略,公司通過繼續宣傳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此同時,通過VIP客戶群的方式增加消費群體,并提升普通 VIP客戶的銷售份額,而且還要探索和擴展新的推廣模式,特別是通過成立新媒體的模式來推廣品牌。對品牌進行強有力的推廣還需要有過硬的產品,公司計劃卡 賓上市后的40%資金將會用于提升設計和研發能力。比如說打算建設新樓宇,作為設計及研發中心并按此計劃并購土地;為目前使用的實際研發中心及新設計研發 中心收購股東資產及技術設備。
北京商報:怎樣在設計師的才華、獨特想法和市場需要之間獲得一個平衡,使它們得到完美結合?
楊紫明:很多人感嘆所謂的商業和藝術之間的矛盾,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敵對的。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作為一個設計師的個性追求和企業的商業追求是不矛盾的。這需要經營團隊、經營思路和主導品牌的設計師之間去尋找到一個合適的結合點,達成一種共識,是一種默契。
在企業里,我的第一身份是藝術總監,但同時作為董事長,我也鼓勵同事們主動去學EMBA。作為一個中國服裝設計師品牌,設計師是卡賓品牌的靈魂。但一個 設計師的好與壞,主要通過消費者的認可程度,這是無法逃避的,也是一種最真實的檢驗。所以,我總鼓勵公司市場部的同事和設計師爭吵。設計師有設計師的性 格,商人有商人的思維,要經常碰撞。商業總是看市場,而時尚要看趨勢。一個立足現實,一個具有前瞻性。
設計師服裝品牌
借上市突圍市場
北京商報:作為國內首個掛牌上市的設計師品牌,您認為國內設計師服裝是否已經做好進入資本市場的準備了?為什么?
楊紫明:現在中國的服裝設計師品牌還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而且大部分規模都不是很大,但我一直相信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趨勢。作為國內一個具有規模的設計 師品牌及第一家于香港上市的設計師品牌,卡賓希望可以帶動整個行業在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有些品牌規模不大,怕進入資本市場之后會限制其發展,其實不然,資 本市場可以更好地去完成設計師甚至設計師品牌不能獨立完成的項目,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希望給更多的同類型企業鼓勵和示范作用,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中國服裝 設計師品牌進入資本市場。
北京商報:公司上市以來,您覺得最大的變化是什么?上市對卡賓來說意味著什么?
楊紫明:對我來說,卡賓上市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和里程碑。但其實公司并沒有任何改變,卡賓還是要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品牌,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衣服。
在未來的日子里,公司要接受更多的監督,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就需要比過去更加努力,才有可能在新的平臺里有更好的成績交給每一個股東、每一個投資者。當 然,上市對卡賓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公司通過上市可以更進一步提升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從而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提高 市場占有率,能讓我們繼續加深企業的規范管理。另外,上市還可以讓卡賓的上下游合作企業對品牌有更多信心,強化合作關系。
北京商報:卡賓為何選擇在港交所上市呢?
楊紫明: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去年卡賓創辦15周年之際,我將我的創業故事拍攝成一部微電影《楓樹街33號》。楓樹街33號是香港一條很普通的街,但對我 卻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生無論走多遠,第一步總是在那里邁出。如今選擇在香港上市,我想,這也是一種回歸,正如我在這部微電影中向現在的年輕人傳達的一個 信念:“夢想不是一天鑄就的。為夢想不懈付出的努力,最終都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