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華人“鞋街”逐漸消失 輝煌過后倉促撤離國際

未知 / 鬼手 / 2013-08-20 16:28:52

  據西班牙《歐華報》報道,經過十幾年發展,地處馬德里郊區,曾經名不見經傳的FUENLABRADA倉庫區已經成為旅西華商獨霸一方的中國制造產品集散地。而面對市場風云變化,大多數商家選擇的是被動接招,用退縮或固守陣地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方法在那里咬牙堅持,沒有人想到主動出擊,利用手中資源完成經營模式轉型這樣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事情,讓原本可以突圍,讓生意出現轉機的華人經濟形式又在那里原地踏步。這其中地處倉庫區黃金位置的鞋街的變遷就最具有代表性。

  從2008年第一家經營鞋子的浙江人在這條街上安家落戶,到后來者的蜂擁跟隨,前后不到5年時間,曾經生意紅火的鞋街就經歷了輝煌燦爛和倉促撤離的大起大落。到了2013年夏季,只有寥寥幾戶商家在那里支撐,冷靜無比的街道,門可羅雀的生意,其情景讓外來者很難相信這就是曾經紅火,被商家冠名“鞋街”的地方,只有那些尚為摘下的招牌還在那里默默述說昨天的故事?,F實在告訴人們,鞋街已經成為歷史。一個已經形成,本可以發展壯大的市場就這樣消失,在令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不得不去思索其表象背后的本質——無形資產的損失,因為那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東西。

  進駐——鞋街的形成

  盡管2007年之前FUENLABRADA倉庫區華人批發公司早已經形成氣候,但是對于毗鄰主要商業干道的鞋街前身來說,此處因為偏離中心地帶并未被華人商家看好。當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華人服裝公司在運營,與主要商業干道延伸地帶的熱鬧非凡景象相比,這里的風景并不獨好。

  當時間進入2008年的時候,在西班牙南部做生意的浙江人秦誼先生來到馬德里發展,憑借敏銳的商業觸角,在對市場周邊進行一番仔細調研論證后,秦先生選擇了當時這條并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地段——鞋街前身的這條街。談下一個店面后,一個專門經營中老年人鞋子的批發公司——金年鞋業由此誕生。當這家公司開始運營的時候,想必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鞋街的前奏曲已經響起。

  采訪中秦先生說,市場的變化是他這個經營者本身所沒有預料到的。金年鞋業開張伊始就生意火爆,每天顧客盈門,高峰時期進貨商家貨車都要排隊。于是秦先生趁勢盤下與之毗鄰的一家倉庫,擴大經營規模,生意越做越大,市場影響力也越來越強,呼喚效應也馬上開始顯現,分布在倉庫區的另外一些做鞋子批發的商家開始想辦法進駐這條街,都想沾沾這里的財氣。于是在2009年,先后有十幾家華人鞋類批發商進駐這條街,奠定了此后鞋街定位基礎。此后經過一年時間發展,到2010年時候,這條街已經變成各類鞋店招牌鱗次櫛比,專業商業氣息極為濃厚的一條專業商業街。此后凡是來倉庫區辦事的人都會回被這里別具一格的景致所吸引駐足,開鞋店的零售商更是趨之若鶩,“鞋街”的稱謂由此產生。2010年春節,倉庫區唯有鞋街搭起彩門,沿街掛上彩旗紅燈籠,讓這條街道生機盎然春意濃濃,也感染了前來進貨的商家。

  鞋街誕生以后,街上的商家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做到凡事大家一起商量,步調一致樹立專業街道商家街形象。此后眾商家經過溝通,決定這條街所有店鋪每到周六統一休息,盡管當時倉庫區其他商家沒辦法做到這一點。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別說周六休息一天,就是關門半天也沒有一個人愿意,但是鞋街的人做到了。此后周六統一休息成為這條街的一個別樣景致,對此鞋街的人感到自豪,因為倉庫區其他商家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做到了。2012年“10.16事件”事件后西華連聯向倉庫區所有商家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周六統一專門休息,以其重塑華商形象,對此鞋街的人無不自豪,稱該倡議不包括鞋街,因為此前鞋街的人早已經做到了。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他們是倉庫區周六統一休息的先行者。

  撤離——鞋街的變遷

  2012年倉庫區華商經濟遭到重創,也讓鞋街在逐漸失去往日輝煌。很多商家為此彷徨,不知道下步該往哪里走。此時除金年鞋業生意還能保證一般水平外,大多數商家已經很不樂觀。為此鞋街商家考慮到開源節流,渴望壓低生意成本。于是一些商家與房東商量減租金事宜,但是固執的西班牙房東并不開臉,在反復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地處倉庫區另一邊的東方廣場向鞋街商家伸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橄欖枝。

  作為招商單位,東方廣場此前已經從西班牙南部鞋城遷過來不少鞋類批發商住,為招攬更多同業加盟,東方廣場對鞋街商家開出的條件是慷慨的——凡鞋街入住者不收租金。這對于經營狀況處于窘境的鞋街人來說是很具有誘惑力的。生意橫豎不夠好做,那就索性能省一些是一些。想必這是當時所有鞋街處于矛盾之中商家的共識。于是在2013年春節之前,與東方廣場談妥條件之后,鞋街近10戶商家在幾天之內撤離。一石激起千層浪,可以說這些商家的撤離傷了鞋街元氣,過去雖然生意不景氣但是卻有生氣的鞋街頓時顯得異常蕭條,此情景也相對刺激了那些暫時留下的人,萌生一種作鳥獸散的悲哀。當時記者在采訪中走訪金年鞋業和其他一些商家,大多數人普遍感到迷惘,在搬家與留下兩者之間猶豫。權衡利弊最后的決定,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撤離。

  8月16日,記者再次來到已經面目全非的“鞋街”采訪,所到之處可以用荒涼無比這個詞來形容。偌大的一條街上店鋪大門緊閉,只有幾家店在營業,與過去的繁榮景象相比,令人不堪回首。記者問及一個正在領著工人收拾東西做著撤離準備的老板何時撤離,對方回答正在準備,因為鞋街已經名存實亡,人氣沒有了,零售商也難得光顧,在這里硬堅持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而此時的金年鞋業也在春天遷到東方廣場,采訪中秦先生告之,盡管遷到這里生意與過去差不多,畢竟成本能節省一部分。

  陳本是省下一些,但是逐漸消失的鞋街讓撤離的商家損失了無法估量的資產,那就是經濟學者津津樂道的無形資產。盡管這種無形資產看不到直接經濟效益,但是帶給每個商家間接的經濟實惠卻是每個撤離者沒有想到的,被他們忽略了。這是西班牙華人社會有識之士的共識,對此他們感到痛惜。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