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TINA-搭配,請告訴我還需要什么企業動態
關于女性消費,一個略顯夸張的說法是:這個世界上80%的消費決策都是由女性做出的。而這些消費決策中,有相當的部分是在消費者的隨意瀏覽中實現的。那女性消費者隨意瀏覽時,她們都在想什么呢? 搭配、陳列師在其中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權威消費行為研究團隊,針對女性消費者的購物需求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發現,女性消費者購物時,往往是有購物的想法卻沒有明確的商品目標,她們在瀏覽商品的過程中,最初只是隨便逛逛,但最后卻總是“滿載而歸”。這種情景在女性消費者的購物中比例超過5成。
那在無明確商品目標的情況下,女性消費者難道只是隨便逛逛,真的就沒有什么條件要求嗎?
搭配:請告訴我還需要什么?
1.在什么情景下逛搭配?
研究發現,在實際的購物過程中,女性消費者需要搭配來幫助購物的情景非常多。而她們之所以有這些需要,很大程度上與她們在搭配方面的熟練程度有關:熟練程度不同,對搭配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異。詳情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女裝消費者逛搭配時有三大典型情景:
2.逛搭配時關注什么信息?
女性消費者在逛搭配的過程中,最關心的問題是“搭配所提供的商品是否適合自己”,這表明逛搭配過程受到女性消費者個人喜好、購物具體需求等多方面的影響,而這決定了女性消費者在逛搭配時對具體的信息內容需求多樣,存在差異化。
從整體來看,風格、年齡、主題、顏色、元素是女性消費者找搭配時關注的重要維度。比如有的消費者需要成熟的,有時候卻喜歡冷艷的,而還有的消費者則大愛粉色的。顏色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緯度。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是按照風格、年齡、主題、顏色、元素來進行,也不一定能夠贏得女性消費者的芳心。對于好的搭配,女性消費者還有一些其他的標準和需求希望:
需求一:提供搭配的人,一定要懂搭配、有經驗,給出的東西能夠讓人信服。
“提供搭配的人自己要有一些經驗,店鋪展示中要有推薦,銷售人員描述要深入淺出,讓人覺得他說的是對的,也可以展示下給不同人搭配的作品,這樣更有說服力。”
需求二:搭配效果真實展現,幫助女性消費者做出準確判斷。
“陳列必須要讓顧客能快速真實的看到服裝的搭配效果。”
顧客:要的是新品,不是新貨
1.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新品?
在女性消費者的認知中,新品代表了流行風向,是年輕時尚的人群所追求的,更新速度非???。它可能是往年沒有的款式,也可能是當季的款式,還有可能是明星同款。
然而當女性消費者實際在店鋪中逛新品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很多店鋪把新貨當作新品”。這與女性消費者所理解的新品大相徑庭。
2.消費者一般如何逛新品?
研究發現,女性消費者在逛新品的過程中是不斷明確商品目標的過程。有兩大典型方式,可供借鑒:
典型方式一:通過新品的典型特征去找更多的新品。
“我有過好幾次這樣的經歷,看見一件衣服上面元素我特別喜歡,例如圖案、鉚釘等,很想再看看有同樣元素的其他衣服,但是店鋪新品中都沒提供,顧客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再去尋找。”
典型方式二:快速對比相似新品。
“商品太豐富了,一旦上了新品特別是女裝,其實相似款特別多,在這里面做出選擇是很難的。如果能夠提供相似新品進行對比,就太好了,通過對比我可以發現相似款間款式差異、材質差異、價格差異等,這樣顧客才能更快地做出選擇。”
把握好以上兩種方式,會有助于提升消費者逛新品的體驗。情景營造、合理搭配選擇多樣易于對比。
在分析梳理了以上兩個大的問題之后,對于店鋪陳列中應該注意的搭配問題是不是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重新認識陳列搭配及對銷售的帶動作用。
如何做到合理而優秀的陳列搭配呢?
一、流行色彩分析
色彩需要注意其多樣性、變化性和流行性。
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每個品牌都會在每一季中推出幾個風格不同的系列,通常會有3-4個。這樣店鋪就會出現多個色彩并存的狀況,多色系的店鋪也在考驗陳列師對整個賣場的色彩控制和調配能力。
服裝的季節性造就了店鋪中色彩搭配的多變性,銜接好季節交替是店鋪中前后兩季服裝的色彩也是陳列師應該具備的技能。
流行,永遠都是服裝所追求的,不斷地觀察和發現新的流行搭配風格的色彩搭配,推陳出新,為店鋪的色彩規劃不斷注入新的內涵。
二、模特搭配
模特用來展示新流行的服裝款式或色彩,可以配合不同目的選用半身模特、整身模特或與中島道具結合展示。
三、賣場搭配風格
注意歐洲品牌、日本品牌搭配風格的不同。歐洲更注重整體輪廓線條、簡約而不簡單的細節,日本品牌則是多層次的穿著、領口、袖口與褲管的細節。結合自己品牌的特點吸取其優點。
四、飾品陳列設計及方法
飾品陳列是否規范,直接決定了它的銷售。在陳列的時候要積點成面,強調他的整體、序列干。另外飾品柜的陳列方法、鞋類的陳列方法、包袋類陳列方法同樣重要。
要做好店鋪的搭配不僅只有這些方面,而所有這些都是基于對顧客購物的了解之上運用陳列方法,為顧客打造接近完美的購物體驗,從而達到帶動店鋪銷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