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年,寶璣在瑞士的納沙泰出生,他大部分時間居于巴黎,一生中創造無數偉大的發明,他活躍于制表業中每一個范疇,連串的突破令他的事業不斷攀上高峰,如改良自動表、發明自鳴鐘用的鳴鐘彈簧;以及避震裝置等等;而其新古典主義的簡潔設計更予人驚喜。
1823年,寶璣逝世,他的后人也不乏杰作。近代,寶璣的第五代孫在五十年代制成具有飛返計時功能的手表??茖W家愛因斯坦和作家柴可夫斯基曾是寶璣的忠實用戶。許多人稱寶璣為"表王",說寶璣是"現代制表之父",是恰如其分的。
世界歷史名人如法王路易十六,法國王后瑪麗.安東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英國首相邱吉爾,普魯士威廉一世,直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等,雖然彼此并不處于同一時期,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聯系,那就是都為寶璣表的鐘愛者。
寶璣設計及制造的鐘表,產品多元化,無論腕表、航海天文鐘及鐘,設計匠心獨具,令他在表壇上被譽為最杰出的人物。 寶璣在鐘表業各方面取得優越成績,一開始已一鳴驚人,屢創新猷,例如于1780年推出的自動手表 (Perpetuelle) ,及后又發明大大減少自鳴表闊度的鳴鐘彈簧,以及世上第一個手表防震裝置 (Pare-Chute) ,令手表不再那縻容易受損,性能更加可靠。
寶璣的鐘表深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及皇后瑪麗·安東尼贊賞,配有創新機件和不斷改良的杠桿式或圓筒擒縱裝置,其新古典風格十分符合經濟效益。寶璣設計的時針在近末端處有鏤空圓點 (稱為「Pomme」時針,后來干脆稱為「寶璣時針」) ,在琺瑯表面上更有優雅的數字。至于黃金表殼,以至后來的白銀字盤皆用人手以刻花機精心雕琢而成,是自手表面世以來最纖薄細致的表殼。
在1795年,推出大批新發明、新創作,包括寶璣擺輪游絲末圈;定力司行輪;售予拿破侖的世上第一個行李鐘;Souscription手表;能為凹處手表調校時間的 Sympathique鐘;能夠靠觸覺知道時間的「Tact」手表;以及在1801年取得專利權的陀飛輪標準時計。
在航海天文鐘方面,寶璣作出了重大的頁獻。1815年贏得「Horloger de la Marine」海軍的鐘表制造家的美譽。在他的努力推動下,促使鐘表制造無論在藝術或技術上均獲得了新的動力與新的廣度。寶璣在77歲高齡辭世,他的成就不但在他在世時獲得廣泛推崇;今天,他仍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和鐘表制造家。
寶璣一生重要的發明包括飛輪擒縱結構 (Tourbillon) ,擺輪雙層游絲(The balance-spring overcoil) ,自鳴鐘(The Sympathi-que clock) ,定速擒縱結構 (The Constant force escapement) ,以及三問表的盤旋式打簧系統 (The spring for minute yepeater) 等卓越設計,均為今日鐘表界帶來深遠的貢獻。
今日的寶璣由Montres Breguet,Nouvelle Lemania及Valdar三家公司策略聯盟后,由于資金的挹注,研發和行銷能力大為提升,加以市場導向的產品策略,寶璣事實上已走出沉寂,開始展現蓬勃的活力。
重組后力求革新改組后的寶璣公司,員工從合并前的170人增加到230人,產制效能大為提升。在零件生產方面,寶璣已將大部分的組件交由同集團專司生產計時碼表機芯和高級機械機芯的Nouvelle Lemania公司接手,另外,Valdar則專門研發微機械和精密零件。寶璣只負責最特殊機件的制造與開發,這也使有更多的人力投入于設計與研發工作。
1.了解品牌發展趨勢
2.認同品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