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s市場占有率下降至14% 或不再是時尚潮流引領者企業動態
33歲的葉云從小就酷愛牛仔褲。他還清楚記得2001年還在讀大二時買了人生第一條Levis牛仔褲,它不是501,而是當時流行的微喇褲型517。那一年Levis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平均售價比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Lee還要貴幾百元。當時的葉云覺得自己買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牛仔褲,走在了時尚的最前沿。
不過在畢業后,葉云發現了一些更好的歐洲牛仔品牌,比如G-STAR、Diesel等。近幾年,隨著收入和時尚知識的積累,他的興趣又轉到日本潮牌,武士、Pure Blue Japan、The Flat Head現在是他鐘愛的牛仔品牌。
2014年5月,Levis 501牛仔褲迎來了它第141個生日。不過這個品牌已經不在大多數年輕人的購物單上了。
“它在國外就是一個大眾超市品牌,如果需要買條平價牛仔褲,我更愿意選擇優衣庫和Gap,它們更便宜,樣式變化更多也更時尚。”葉云說。
在大本營美國市場,年輕消費者也在遠離這個品牌。品牌顧問公司BrandIndex的一項調查發現,18至34歲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對 Levis的購買欲在不斷下降。50歲以上的消費者已經成為其最大的購買人群。消費人群的老化,對Levis這樣的品牌來講,無疑是個危險的信號。
在過去30年里,牛仔褲已經徹底擺脫了工裝的標志,成為像手袋一樣的時尚飾品。從ZARA等快時尚品牌,到Helmut Lang、Acne等設計師品牌,以及GUCCI、Chlo等一線奢侈品牌,牛仔褲無所不在。在這個競爭者來自四面八方的新時代里,正如葉云所感受到的,曾經定義牛仔褲文化的Levis已經離牛仔褲的這些新變化越來越遠。
如今,Levis依舊是家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的大公司。不過它的地位遠不如30年前。它曾是1980年代之前最好的牛仔褲選擇。1873 年,Levis的第一條牛仔褲501被視為世界上第一條真正的牛仔褲,1960年代尼克松訪問俄羅斯時穿的也是501,它曾是美國牛仔文化和資本主義的象 征。但這些輝煌的歷史并沒能繼續幫助這個品牌維系它的品牌吸引力。
2001年之后,Levis曾頻繁起訴它的競爭對手,指控Von Dutch、Fossil等公司抄襲自己的口袋設計?!都~約時報》在2007年還曾把Levis稱為“訴訟領袖”,因為在2001年到2006年這5年間 它發起的訴訟比Nike、迪士尼這些聽上去更需要維權的大公司都要多。
起訴只是表象?!缎l報》的一則評論揭示了這家公司憤怒的真正原因—“并非因為它被抄襲,而是它錯失了牛仔時尚趨勢,試圖通過訴訟來報復。”
錯失的10年顯然不能通過訴訟彌補。這也就不奇怪,Levis的歷史銷售業績高峰依舊停留在1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