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蛙童裝三連跳后關店求生 運營模式存在很大隱患企業動態
一位熟悉博士蛙的嬰童行業業內人士私下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博士蛙本身的注水成分太大,前期為了銷售額和市場利潤過度包裝,但目前公司的發展情況使得要繼續維持此前這種局面的成本已越來越高。”在他看來,眼下這一系列懸殊的數字更多的是其現狀的真實反應。
關店求生
一家企業在歷經創業的艱辛邁過上市公司的門檻時是其最強大的時刻,但也可能是最危險的時刻。
推廣和擴大零售網店的布局確實曾一度給博士蛙帶來漂亮的財務回報。博士蛙在2010年業績猛增,收入比上年增長123.5%至14.08億元, 股東應占利潤增長106.9%至2.51億元。一位博士蛙曾經的供貨商告訴記者,博士蛙一直大力發展分銷商,鼓勵他們開店,為此還把賒賬期拉長,甚至不計 租金成本開店擴張。
然而,銷售網絡的擴張使得管理體系變得龐大,導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大幅增加。根據博士蛙最新財務資料上提供的數據,租金及物業費用在2013 年已達到1.25億元,占到了當年經銷及銷售開支總額的33%。在2011年,這一比例僅約為22%。而3.78億元的經銷及銷售開支更是占到了去年全年 收入的85%。
一位在線上做品牌紙尿褲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在線下開店只要找好位置就會有人流,但現在線下開店的主要房租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即便店開了根本沒有人來。據他透露,一些線下門店的房租成本普遍占營業額的三成以上。
而博士蛙的這一數字也遠高于業務相類似的同行企業。同樣以服飾起家的森馬服飾,現主業以休閑服飾和童裝為主。記者對比了森馬服飾2013年的財務數據發現,森馬服飾去年的銷售費用較2012年下降了13.27%,占收入的比重僅為12.63%。
今年7月,曾有報道稱博士蛙在上海的多家門店員工遭遇長達3個月的工資連續拖欠,且很多人公積金與養老金也未正常得到繳納,“空白期”長達1年 之久。近日,記者再次向博士蛙門店員工詢問時,給的回復是欠薪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公司現在表態說不會賴我們的工資,但也明確表示拿不出錢,我們也沒辦 法。”一位員工告訴記者。
而這或只是冰山一角,更大范圍的影響正在發酵。博士蛙方面承認,已在陸續關停業績表現不佳的直營零售門店。從直觀數據上來看,其零售網絡從 2009年12月31日的890家增加至2010年12月31日的1555家。而在其頂峰的2011年,截至當年年底則有包括百貨品牌專柜、街鋪專賣店、 博士蛙365生活館在內的零售終端共計1734家。但截至去年年末,其終端銷售渠道已縮減至813家,僅為鼎盛時期的47%。
“博士蛙由于前期攤子鋪得太大,不計成本地瘋狂開店,現在面臨的財務壓力巨大,關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嬰童行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博士蛙在最新公布的公告中提到,自2010年起集團在中國各地大幅度開設零售門店,并做了大量投入用于門店的裝修、道具及相關設備配置。但現今隨著對零售門店做出關停等調整,對凈值約為4798萬元的固定資產做了報廢處理。
原本打算用規模來賭利潤的博士蛙卻輸在了現實上,規模效應沒有帶來正向的現金流入,相反卻積累了大批的庫存。博士蛙在最新公布的公告中提到,由 于2012年起中國零售行業特別是服裝業開始持續疲軟,故集團零售門店拓展及銷售目標未能實現預期,旗下各品牌產品出現大量庫存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