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一年三次發布盈利預警 會是下一個Esprit嗎?企業動態

全球時尚品牌網 / 鬼手 / 2014-05-20 17:26:42

  存貨量一直高踞,I.T一向采用減價去貨,究竟如何處理I.T存貨/折扣/利潤的問題?

  沈嘉偉:正如之前所講,前幾年我們著重擴充,開了很多分店;分店多,自然要入貨多來達到營業額;入貨多了,自然就會有多了賣不出的存貨,積聚越 來越多。所以現在要散貨,就得推出折扣。尤其現在經濟環境不好,人們購買意欲低,所以更要提供折扣優惠,人們要感到有著數才愿意花錢,才有動力去購物,所 以I.T時不時會有sale。不過,折扣只是其中一個吸引市民花錢的手段,今年我們會更加著重marketing(市場推廣),brand building(品牌的建立)及與其他名牌做crossover,因為這一次我們看到,如果只單純做折扣,其他競爭者,例如老牌百貨公司都可以做。

  Fast Fashion(ZARA、H&M、FOREVER 21等)類競爭者,對你們打擊大嗎?

  沈嘉偉:其實市場上出現的任何公司,都可以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最簡單,在香港一個大型商場,有100間鋪,顧客去了其中一間鋪購物,就可能會放 棄另外的99間鋪。而fast fashion對我們I.T的影響,與其說是搶客人,不如說最大影響是拉高了租金。因為這些公司在自己的地方做得好好,生意已經做得好大,然后帶著人力財 力來到我們這里攻擊我們,愿意花高額租金租到鋪位,令整個零售市場的鋪位租金激升。

  不過,快速時裝,就真的好像快餐一樣,你不可能餐餐吃快餐。你可以吃麥當勞,是會飽的,但你不可能餐餐吃而且永遠覺得好味道。我相信人最后都是想一些質量高、服務更好的東西。

  I.T面對最大的經營問題是什么?

  沈嘉偉:經營成本高昂,老實說,這幾年的鋪租租金已去到負擔不起的狀態。其實我們的營業額可能每年有個位增長,但租金就以倍數上升,租金數額可能已是達到預測幾年后的租金。

  現在的香港零售業普遍真的不太好,但租金真的貴得驚人,生意增長速度永遠也不能追及店鋪租金的增長。香港這地方,過去因為倚靠地產稅收,整個市 場都傾側在地產商身上,政府的確需要用一些方法令地產市場氣氛不要這么亢奮。所以我贊成辣招,另外,我覺得最重要是加快土地供應。

  內地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收慢,銷售指數也回落,大家都在觀望的時間,為什么I.T還在北京與老佛爺開設大型百貨店?

  沈嘉偉:幾年前決定在北京開那么大的百貨店,這不可能是一朝半刻的事。由磋商、磨合,到雙方同意,到計劃發展方向及作最后決定,是用了差不多三 四年時間,那時候(2010年底)大陸奢侈時尚銷售情況好好。的確,眼下大陸經濟增長收縮,但做生意有時候沒有得怕,我們當時也沒法準確預測經濟,現在只 有順著行,經濟差時就自己做好準備,迎接經濟復活時就可以賺錢。尤其內地是政策市,一個政策的改變就可能扭轉經濟,我是一個非常正面樂觀的人。

  I.T近年都比較重視內地?

  沈嘉偉:內地近十年不停向前發展,反觀香港,老實說,我感到比較停頓。

  回想起來,1997香港未回歸前,我和大部份無知的香港少年一樣,覺得大陸人好老土,不會懂得fashion。我相信,這可能是自小受殖民地教 育熏陶,但中國這十幾年的變化,令我慢慢改變。我不識內地任何官員,也沒有搞關系拍馬屁,只看到中國市場的潛力,GDP按年增長,城市規劃有目共睹,這不 是我一個人主觀看到,而是客觀事實。

  我會形容自己是中國人,我不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我的夢想就是要成立一個國際都認識的中國人品牌,不一定要是I.T,總之是一個品牌(中國人),要這樣做,首先要在自己地方做好市場,現時I.T在內地二十幾個城市也有分店,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溫州、深圳及廣州等地。

  (編按:I.T在2002年首度踏足中國,于上海新天地開設了首間由特許經營權持有人經營的I.T店鋪。2003年3月,首間店鋪于北京開幕后,隨即于溫州開設首間自家品牌特許經營店鋪。2003年透過旭日宜泰加快在中國的業務擴展)

  作為公司最高管理層,如何面對公司現時問題?

  沈嘉偉:要接受新的東西,我不是圣人,要聽很多人意見,所以我在公司管理上都是free hand的。好簡單,我沒有會計的知識,當然要聆聽會計部的意見,我也永遠沒法有法律部的專業,所以一定要開放聽取各方意見。我只是一個船長,給方向、給地圖,讓整間公司向前。

 


閱讀延展


? 国模av无码精品,亚州囯产日韩无码,久久久人妻无码系列免费,国产一级无码强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