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茵曼裂帛私會:都說了哪些悄悄話?企業動態

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
作為壓軸出場的韓都衣舍CEO趙迎光,似乎已經舍棄了身上的光環。這個淘寶最大銷量的女裝互聯網品牌創始人,樂于坦誠相見。在被現場觀眾問道如何加強后端供應鏈管理時,他甚至不惜揭開韓都衣舍老底,稱“做3個億之前賣的都是垃圾”。
這位最愛曬數據、秀幸福的互聯網品牌大佬,也可以毫無遮掩地秀“苦逼”,從另一個層面而言,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不過,作為一家超過兩千人公司的老板,面對龐大的人員結構帶來的管理挑戰,以及人效偏低等問題,趙迎光如何一一破解?
以下是趙迎光的演講中提到的幾個關鍵:
1 阿米巴作為舶來品,如何在多品牌戰略和小組制中淋漓盡致的運用?
“從 0到1很難,1到50相對比較容易。”趙迎光的辦法是讓小組自行決策,自主經營,做老板。而他本人則要忍住,不插手,“做品牌和賣貨兩幫人會有矛盾,消費團隊說這個東西不好賣,要選好賣的。學設計出身的不懂經營,不會考慮毛利率和周轉率。所以,小組里整天打,直到做出既叫好又叫座的東西來。”
2 制造業可以做品牌,但在互聯網做品牌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如果不跟電商深入合作,其實挖不到皮毛,要去深刻理解。
“如果我是服裝企業制造業的老板,有可能去做品牌,但是會給優秀互聯網企業做深入的合作,然后熟悉和了解一家互聯網品牌內部運營的機制到底是什么?電商供應鏈和傳統供應鏈的重大區別到底是什么?傳統和互聯網品牌合作的時候,再去決定有沒有能力去做互聯網的品牌。”
3 互聯網是相對低成本、高品質的一個渠道;在線下成本非常高,導致線下很多運營策略是錯的,線上基本取決高頻率、低成本,數據指導和推進。
“傳統的品牌打折的是要等到打折季。相反,淘品牌季初開始打折、上新打折、上新15天不同產品每一款產品打折……這是一個互聯網的特點,單品可以打折,完成單品銷售環節,線下很難做到,這就是差異化。”
4 一個互聯網品牌供應鏈是基礎的,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要做一個互聯網品牌,品牌的營銷是第一位的。
“韓都供應鏈是2011年才開始正式的去建立的,但是從2008年到2011年在賣什么,其實很多人不知道。
“起步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支持,一共10幾個人沒有供應鏈系統,通過阿里巴巴找一些南方小的工廠接單,還要給現錢,發樣衣過去。兩個月交過來,一看沒法交貨,質量極差,跟版型不一樣。韓都賣了三年的垃圾,但是三年垃圾還能回過來,因為營銷做的好。
“當年跑到韓國去整天拿數碼相機整天拍照。我在韓國晃悠,在那個時代,品牌靠的是營銷,貨是垃圾貨。那么小的地方沒法擴大供應鏈,隨著慢慢的擴大,基本上到2011年的時候,那一年做2.8億,做3個億之前賣的都是垃圾。”
5 如果要做好多品牌,需要自下而上的強烈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自上而下的一個有規劃有計劃的引導,這是非常關鍵的點。
“小組的核心是,在最小的業務單元上實現責權利相對統一,培養三個人自主經營體,這種自主經營體對于將來企業不斷持續擴張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