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班尼路等陷關店潮 國際快時尚繼續擴張企業動態
近日,美邦服飾發布公告稱,將以原始投資額6600萬元轉讓其持有的長安基金33%的股權。業內有說法稱,主營業務持續下滑的美邦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互聯網化創新轉型;而這種轉型,需要資金做后盾,哪怕只有區區6600萬元。轉型的背后,是曾經“不走尋常路”的美邦正面臨著的困境。而佐丹奴、班尼路、艾格、真維斯、Esprit等眾多老牌休閑服裝品牌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凈利潤持續下滑,大規模關店。這些曾經備受80后青睞的休閑品牌,未來該何去何從?
案例
美邦面臨“不尋常”的壓力
曾經風光一時的美特斯邦威因業績下滑不得不大量關閉門店,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其市值已經縮水兩百多億,不得不謀求轉型。
市場全場打折也少有問津
北京繁華的西單大街上,有美特斯邦威在北京僅剩下的旗艦店,但如今偌大的4層樓里,已找不到過去輝煌的印記。整個店里盡管打出了1件6折、兩件5折等各種優惠,但顧客寥寥。
美邦旗艦店南面的西單大悅城,臨街的H&M和ZARA里則是另一番景象:盡管沒有任何折扣,但試衣間排隊的顧客排出了數米之外。位于三層的優衣庫試衣間也有顧客在排隊等候。H&M收銀臺的墻上,還貼有一張溫馨提示,建議消費者為節省時間,可以先購買、回家試穿,H&M30天內提供退換貨服務。
不論工作日還是周末,美邦旗艦店里的產品品類都沒什么明顯區別,周末顧客比平時多了些,不過也是稀稀疏疏。店里從一層到地下一層的電梯停用,工作人員說,下面沒有通電。
市值不到三年縮水256億
在國內已上市的家族企業中,美邦的股權結構極其少見,公司上市前,實際股東只有公司董事長周成建及其女兒胡佳佳,共擁有600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90%。
2008年8月,美邦在深交所掛牌交易。2009年3月,美邦表示,將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由此周成建和胡佳佳的總股份達到90000萬股份。
美邦服飾掛牌上市當天,美邦還高調推出全新品牌ME&CITY,并沿用了美邦一貫的代言人策略,其代言人是好萊塢一線男星米勒。
2013年和2014年,美邦服飾大股東兩次減持總共5055萬股,減持后,周成建和胡佳佳合計84945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84.02%。
2010年11月30日,美邦股價觸及39.57元的最高點,當天收報38.75元,公司總市值達到389.4億元。
然而自那以后,美邦股價就走上了下坡路,上周五,其價格收報于9.22元,總市值僅為92.66億元。不到三年時間,美邦市值縮水256.1億元。
門店去年關店200多家
周成建號稱美邦要成為“全球裁縫”,但起初品牌的定位并不明確,之后,美邦開始先后起用周杰倫、花兒樂隊、郭富城、張韶涵、潘瑋柏等作為形象代言人,并朝“快時尚”方向發展。
高價簽約當時最熱門的明星,意圖獲得更高的市場回報,然而與股價呈拋物線走勢一樣,美邦的店鋪數量也從去年開始大幅縮減。根據公告,截至 2012年底,美邦擁有店鋪總數5220家,較上年末凈增加427家。2013年,美邦的年報干脆沒有具體的店鋪數量信息,只是稱:“截至2013年底,本公司在全國擁有直營店和加盟店將近5000家。”以此推算,2013年美邦關店最起碼有220家以上。
與此同時,開在一線城市黃金地段的多家美邦旗艦店也黯然關張,美邦在一線市場的版圖越來越小。
美邦的業績自2012年也開始大幅下挫,當年營收95.09億元,下滑4.38%;凈利潤8.5億元,下滑29.55%;2013年,營收更是下滑至78.9億元;凈利潤跌幅則高達52.27%。寒冬還在繼續,今年一季度,美邦營收和凈利潤仍是大幅下跌,降幅分別為17.2%和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