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開!十月媽咪傲嬌經濟學駕到企業動態
他們熱衷的事我不參與
受眾較窄的品牌在互聯網上更有發展的土壤。2011年前后,淘寶先后出來了韓都衣舍、裂帛、茵曼這樣的原創品牌,而在孕產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具備品牌意識的賣家,比如專注孕婦洗護的親潤、袋鼠媽媽,如今在淘寶每個月有一千三四百萬的銷售額。
看到電商的兇猛增長,一直關注行業發展趨勢的趙浦,2011年再也沒有猶豫,第一步選擇在天貓開店。
和許多傳統品牌不同的是,十月媽咪沒有參與淘寶和天貓的價格戰,哪怕是雙十一這樣令無數品牌心動的促銷大節,十月媽咪也只是蜻蜓點水般降價抓用戶。
正是因為如此,十月媽咪頭兩年線上銷售額增長不快,直到2013年才開始爆發式增長,而這一年正是其他傳統品牌感嘆電商成本太高難做銷量的開始。
“有店鋪的地方銷量一般就更好,2013年網上能突飛猛進做到2億,主要是原因還是品牌積累到一定的階段。”衛達2005年加入十月媽咪,他見證了品牌崛起的力量。
而創始人趙浦一直比較重視品牌形象塑造,除了不參與電商的價格大戰之外,針對線上和線下還做了產品區隔,賣的產品完全不一樣,并沒有把電商當作下水道。
據衛達介紹,十月媽咪線上的客服和推廣團隊非常強悍,一共八九十人,其中一半是客服,客服的平均工資達到六七千。

圖:十月媽咪辦公室
由于十月媽咪在孕服裝領域內品牌知名度高,整個淘寶賣十月媽咪的店鋪一共有1萬3千多家,其中只有7家是十月媽咪自己直接管理的。但衛達卻表示,十月媽咪不會管理這些非官方店鋪。“十月媽咪在一二線城市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在三四線城市知名度還不夠,這些城市的準媽媽也會到淘寶買孕婦裝,結果搜索發現到處都是十月媽咪的東西,潛意識就會理解我們是大牌,要找正品自然會去天貓找旗艦店。”
目前,十月媽咪占據了天貓中200元以上的孕婦裝99%的銷量,趙蒲預計,今年十月媽咪線上和線下的銷售占比將由3:7變成4:6。
與線下800家店、7個億的年銷售額相比,十月媽咪線上的價格雖然稍低,但毛利卻更高。衛達說,2014年十月媽咪要全網鋪開,并且會擴大品類,開始進入到嬰兒服裝以及孕婦洗護領域,以提高用戶轉化率與生命周期。截至目前為止,十月媽咪的化妝品在孕產類目里面排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