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開!十月媽咪傲嬌經濟學駕到企業動態
O2O再火我不跟風
想要在未來的世界繼續贏下去,誰也不能忽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十月媽咪很早在2012年就上線了兩款APP,一款叫Baby Face,一款叫備孕日歷。外界認為,運作服裝品牌與APP需要的是兩種不同的基因,所以十月媽咪的APP并沒有做大。
也許APP的運作過程給了十月媽咪啟示,在移動端十月媽咪的策略是跟著平臺走,沒有花大力氣把PC端的用戶導向移動端。“移動電商的確是一個趨勢,品牌商自建移動平臺不現實,跟著平臺商吃紅利就好了。”衛達說,品牌商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正是因為如此,十月媽咪的O2O計劃不會過于復雜:首先只是打通線上線下會員體系,線下店支持移動支付,但不會配置移動設備供消費者挑選線上商品,線上和線下的商品還會繼續獨立經營。對此,衛達解釋說,線上和線下的用戶重合度其實不高,現在硬要扭在一起沒必要。另外,已經到了實體店的客戶,再拿移動設備挑選線上的產品可能性也不大。
同時,十月媽咪的移動戰略先從豐富線下服務開始。“在醫院旁邊的店鋪做俱樂部,讓一起做產檢的孕婦可以在我們這里聊天,然后我們順便把東西買了。”衛達說,街邊店的入口相當于一個客流入口,引導客戶到樓上更寬敞的場地,給用戶提供沙發、飲品和水果等服務。
除此此外,據十月媽咪創始人趙蒲透露,十月媽咪整合線下資源還有另一個重大舉措,整合全國各地的“月子中心”(產后護理中心),向月子中心導入十月媽咪掌握的數據,將兩者的體系打通。他最終目標則是要將全國的“月子護理”都變成十月媽咪的,進而帶動十月媽咪銷售,這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更有想象空間的是,十月媽咪還有一項大膽嘗試——正在開發一款智能體重秤。孕婦使用這款體重秤后,可以清楚地知道媽媽的重量、孩子的重量、脂肪含量,心律情況、血液情況等。同時,智能體重秤會根據測量到的數據給予建議。“如今天你的體重過重,所以你要去走5千米;同時如果你的心律過高,我們就會建議你聽一些胎教的音樂。”
趙蒲透露,這款體重秤將由蘋果的設計總監主導工藝設計,同時會有十幾個人的團隊專門負責數據的挖掘,采集到的數據將可以指導十月媽咪產品的改進及給予銷售的建議。
從孕婦服裝,到孕婦洗護,再到嬰兒服裝、月子中心、智能體重秤,趙浦用一根主線把他們穿起來:希望把十月媽咪打造成一個品類,提到孕婦就會想起十月媽咪。
這一規劃早在2012年就在趙浦的腦子里,彼時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的計劃是讓店面成為未來的婦嬰平臺的入口,擴寬自己的產業鏈。“我們要提供的是價值,是一種你一定會選擇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是價格最低的,但從品牌、設計、功能各方面,我們要做性價比最好的產品,最終這個價值鏈將形成一個銷售孕、嬰、童產品的渠道平臺。”
而今的跨越,不過是趙蒲實現心里所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