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黑馬:紅領集團今年實現150%以上同比增長企業動態
談紅領定制:當阿里在說C2B的時候我們在做C2M
在服裝行業一片寒潮之中,青島紅領集團無疑是一朵奇葩。2013年,青島紅領集團實現了20億的銷售業績。而在服企飽受高庫存煎熬的今年上半年,紅領集團今年以來卻實現了生產、銷售、利潤指標150%以上的同比增長。這些數據背后,是這家企業獨特的互聯網思維。
自2003年開始,紅領用了11年的時間,投入2.6億資金,用信息化互聯網的思維,以紅領 3000人工廠作為試驗室,建立了自己大數據系統。自2005年始,紅領就確立了發展高端正裝個性化量身定制MTM(Made-to-Measure)的 企業戰略。通過MTM系統,消費者可以成為設計師,只需動動鼠標,就能獲得企業生產的個性化正裝。
其3D打印模式可以使得消費者自由輸入自己的體型數據和個性化需求,支持全球客戶DIY自主設計;款式、工藝、價格、交期、服務方式個性化自主決定,客戶自己設計藍圖,可滿足99.9%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紅領承諾,可以再七個工作日交付成品西服。
李金柱表示,紅領擁有這套由30多個軟件構成的定制系統的知識產權。
“當阿里在說C2B的時候,我們已經把C2M做了。”李金柱表示,紅領的模式的C2M模式,C代表消費者,M代表工廠,即消費者到工廠的直銷方式。消費 者和廠家直接對接,沒有任何中間渠道。“企業的生產成本加上一個合理的服務費用,就是給到消費者的價格,性價比合理。”
紅領的毛利比行 業平均水平要高。這其中的緣由是,在傳統的服裝制造行業,廠家將80%甚至90%的費用花在渠道上,而渠道商層層加價,工廠沒有得到實惠,消費者也承擔了 過高的價格。另外,服裝行業傳統的定價方式本身就存在問題。“在定價的時候要考慮把這十套衣服的價格加到五套的身上,比如本身十套衣服定價應該定一百塊 錢,他就必須定到二百塊錢。為什么呢?因為他要考慮這十件衣服里有五件最后賣不了,要送到回收站。”
傳統服裝企業規模大小的考核標準之一是門店數量。但李金柱表示,紅領一直將門店數量控制在300家以內。“店面必須有非常好的利潤,我才允許你店面存在。對一個加盟商來講,你純利達不到我的要求的話,我會直接給你斷貨,取消你的代理資格。”
紅領在門店數量上這種穩健風格也不無好處,因為渠道擴張過快讓許多品牌不堪重負。業內指出,受累于前期渠道的快速擴張,一些品牌企業無法承受由于店鋪急劇增加所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再加上存貨過量、 租金節節攀升等因素,2014年服裝行業的關店潮仍將持續。
李金柱表示,到紅領的定制模式成熟的時候,紅領旗下的門店將全部轉化為線下體驗店,不再售賣成品。據他透露,10月底,紅領會在全國主要城市成立coolette酷特體驗店。具體細節他則賣起了關子。
傳統的服裝企業“觸網”面臨的難題之一是線上線下價格存在沖突。但是,C2M就是一個互聯網思維的營銷模式,直接從消費者到工廠,中間不存在加價的問題。消費者在線下體驗店里體驗一次,然后上網采集數據。
紅領業務有60%在美國市場、30%在歐洲市場,其余在國內市場。因此,紅領的3D打印定制模式主要市場在美國和歐洲,如今剛開始在國內推行開來。據李金柱透露,今年1-7月份,紅領的定制業務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了150%。
傳統的定制業務增長的瓶頸在于個性化產品無法實現規模生產而帶來高成本,但紅領的3D打印模式是,用工業化的流程生產個性化產品,效率高、成本低、質量可控。“我們這種成本只比現在批量制造成本高10%,但是回報至少是兩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