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伍號:361度要做百年企業運動
“團隊精神萎靡,士氣不振,憂患意識淡漠。這是讓我震驚的。過去,我們團隊有著明確而統一的價值觀,對事業和工作懷著極大的忠誠和熱枕,依靠務實協作的精神度過了很多艱難的歲月,依靠勇往直前的氣勢不斷創造行業奇跡?,F在這些精氣神正在消失。”
他發現在團隊成員中,曾經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高管,已經開始出現麻痹大意,干勁松懈,對自身要求和學習能力開始下降,并對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視而不見:對身邊的不良現象不能像過去一樣,出面制止,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更加可怕的是,很多高管已經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大家開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混日子”。
這是一種可怕的腐蝕力量,它讓曾經朝氣蓬勃的團隊執行力大幅下滑。組織的官僚化帶來了復雜低效的溝通效率,很多部門越拆越細,領導越來越多,管理幅度越來越小,執行效果越來越差。比較離譜的是,有些工作溝通需要七八個溝通環節。甚至有些員工反映,在溝通時有心理障礙,發郵件要字斟句酌,打電話要小心翼翼,唯恐一言不慎。
丁伍號看到有些中心的組織架構,職能重復設置,助理盛行,很多部門還出現了“光桿司令”。這些現象都直接影響了員工積極性的發揮,導致執行效率下降。
“所有人知道,我們正面對一次行業的寒冬。但是我要用經歷告訴大家:外部環境的惡劣并不是致命的,團隊喪失了信念和精神才是最可怕的?,F在,團隊中一些人還滿足于手頭一點微不足道的業績,在舒服的環境下沒有絲毫的憂患意識。古人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沒有憂患意識,團隊就會喪失自我反省的能力,就會沉迷在舒適的環境中不能清醒。就不能很好的成長和進步,就跟不上企業發展從而掉隊。”丁伍號在公開信當中表達了自己的焦慮。
在他看來,作為民營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于簡潔高效,行動迅速。所以,他意識到必須對公司進行組織瘦身和結構扁平化管理,并且要加快執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苦苦思考,也與專家、朋友一起通過抽絲剝繭,追根溯源的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他說“管理者意識是企業管理的源動力,它是如此重要,我們卻長久忽略了它。我看現在需要擺出鏡子,讓管理者自己照一照了。”
他認為,公司猶如個人,發現問題必須要及時解決。“如果我們的管理層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而任其發展,就會像病毒一樣,迅速給團隊帶來病變,進而引發企業集體大面積的組織壞死,后果不堪設想。”
他說:“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把三六一度做成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
為了這個信念,這些年,他一直在努力打造一個平臺,希望更多有共同理念和價值觀的人走到一起。
在公開信最后,他用宣言一樣的語調來闡述了自己的變革立場。“現在,我需要一群理念相同、使命如一的人與我直面困難,再度出發!”
這封信發出后,他開始了對公司組織結構的改革,一批不符合他要求的高管被相繼勸離,并且把沒必要的層級統統砍掉,開始扁平化的變革試驗。
“我們在組織結構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361°已經實現百分百職業經理人化?,F在的團隊相當棒,每個版塊實行總經理制,預算管理,充分授權。”丁伍號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